“說事點”“說事箱”“說事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河北廊坊有妙招!
“好了,事兒過去了,咱們還是好鄰居……”4月13日,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韓村鎮(zhèn)辛屯村,曾因宅基地鬧糾紛的兩家人握手言和。能繼續(xù)保持好的鄰里關系,他們發(fā)自內心地感謝“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機制網格員。就在前不久,網格員聽說他們兩家因宅基地邊界問題爭論不休,便及時來調解,同時將情況上報。村主任安排專人,當著兩家人的面把宅基地重新測量好,很快解決了問題。
在固安縣侯楊莊村“群眾說事站”,村街網格員正在梳理群眾意見及建議。
這件事只是“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機制解決的基層糾紛之一。為不斷加固社會和諧穩(wěn)定基礎,廊坊市把解決群眾身邊點滴小事作為社會治理的發(fā)力點和突破口,于去年4月份探索建立了“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社會各界好評。
今年2月份,黨史學習教育火熱展開。各地各部門緊貼實際、突出特色,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堅持知行合一,把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作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載體,力求將“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推上新臺階,助推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走深做實,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的扎實成效。
暢通渠道,群眾說事一扇門
入托上學、勞動保障、看病就醫(yī)、扶弱養(yǎng)老、安居住房……如果處理不好這些涉及群眾利益的“小事”,不僅會給群眾生活帶來困擾,還容易引發(fā)矛盾。
“我們構建起‘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就是要讓群眾遇到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能有地方‘找個說法’,也讓黨員干部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有平臺。”廊坊市委政法委負責同志說。
韓村鎮(zhèn)網格員帶領韓村鎮(zhèn)政法委員、包村干部入戶調解?。
3月6日上午9點半,香河縣五百戶鎮(zhèn)某村村民劉某通過“長安香河”微信公眾號反映,轄區(qū)某市場門口有人占道經營。五百戶鎮(zhèn)綜治中心接報后,通過平臺將事件交辦給五百戶鎮(zhèn)綜合行政執(zhí)法隊處理。10點半,工作人員到場完成清理,并上傳處理后的照片。下午3點,劉某通過平臺對處理結果進行反饋,同意結案,并對辦理結果及工作人員態(tài)度表示滿意。
“長安香河”微信公眾號“群眾說事”欄目。
“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主要依托縣、鄉(xiāng)、村綜治中心搭建工作平臺,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主陣地,向上牽動縣級職能部門,向下延伸到村街、社區(qū)。為方便群眾反映問題,全市各地都沒少在打通“說事”渠道上下功夫,紛紛開通了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熱線電話,并在村街、小區(qū)廣泛設立“說事室”“說事點”“說事箱”“說事亭”,既辦好“網店”,又建好“實體店”,確保線上線下全覆蓋,讓“說事”渠道觸手可及。
除各個渠道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照單全收”外,有些地方還因地制宜設置了更具針對性的“說事”渠道。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zhèn)黨委書記張金鳳介紹:“我們專門設立了4個群眾工作室,讓群眾不僅有地方說事,還能直接跟‘對的人’說事——遇到困難跟黨員干部說,遇到法律問題找律師說,這樣就進一步提高了群眾說事的效率?!?/p>
部門聯(lián)動,干部解題一條龍
“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的持續(xù)深入推進,使得廣大黨員干部為民辦事從籠統(tǒng)要求轉變?yōu)闄C制督辦,大量具體問題在“一說一解”中快速解決。
按照“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機制總體工作方案,我市各地搭建起平臺,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形成集中收單、分流派單、盯辦跟單、結果及時回單的一套“閉環(huán)”管理流程。
“接到群眾‘說事’后,針對反映的問題,或指派給街道各職能股室,或報送上級綜治中心協(xié)調其他單位,或組織召開社區(qū)協(xié)商議事會,或邀請法律顧問、心理咨詢師介入解決,保證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崩确皇写髲S回族自治縣北辰街道辦事處政法委員任立利介紹。
調河頭鄉(xiāng)政法委員趙學穎親自受理村民反映的問題,為其解決訴求。
一般問題接單快速辦,跨部門問題聯(lián)合協(xié)同辦,超事權問題提級辦……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進一步完善“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在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著力強化縣、鄉(xiāng)、村三級聯(lián)動,形成“縣級有人牽、鄉(xiāng)鎮(zhèn)有人管、村居有人做”的生動局面;各部門之間協(xié)同聯(lián)動解決問題的效率大大提升;基層干部變“坐衙等事”為“上門找事、主動問事、代為辦事、聞事而動”。一切圍著群眾轉、直奔問題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此外,從受理群眾訴求開始,干部解題過程實施全流程公開,群眾可以隨時在平臺上查詢。問題解決后,責任部門需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平臺反饋處理結果,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及時回復給當事人。最后,還要通過微信推送、電話回訪、走訪等形式,征詢群眾對辦理結果的意見。凡是對群眾反映問題“有問不答”的,綜治中心跟蹤督辦,約談責任部門,把響應率、辦結率、滿意率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內容。
近兩個月,“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運行更加順暢,98%的問題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以下得到解決,矛盾糾紛大幅下降。
智慧引領,優(yōu)化機制不停步
廊坊市安次區(qū)調河頭鄉(xiāng)搭建起了具有鄉(xiāng)村特色的“大喇叭+公眾號”平臺,群眾可以通過“美麗調河頭”微信公眾號上的“我要說事”板塊隨時反映問題。對于具有普遍性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農業(yè)生產、社會風尚等問題,調河頭鄉(xiāng)會借助遍布全鄉(xiāng)的大喇叭發(fā)聲,放大解決問題的社會效果。
廊坊市安次區(qū)調河頭鄉(xiāng)“美麗調河頭”微信公眾號上的“我要說事”板塊。
今年3月份,調河頭鄉(xiāng)進一步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發(fā)現(xiàn),每次遇到雨雪、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都有不少群眾因防范不足而受災。于是,他們借助平臺建立起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機制,主動提前發(fā)布安全防范信息,幫助群眾避免損失。
借助“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機制及相關智能化平臺,利用大數(shù)據(jù)手段,各地能夠更精準地把握群眾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問題。對于發(fā)現(xiàn)的共性問題,相關部門不僅在解決過程中注意舉一反三地辦理,還會深入分析,力求查找問題根源,堅持既治標又治本,既“消除存量”又“遏制增量”,做到預防并化解社會矛盾,更及時、更有針對性地回應群眾關切。
“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機制運行過程中,我市注重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在確保黨員干部不缺位的同時,配齊配強網格員隊伍,吸引更多力量參與進來,暢通“說事”渠道、做優(yōu)“解題”環(huán)節(jié),把“說事解題”的過程變成加強和改進社會治理的過程。在此思路指引下,各縣(市、區(qū))及鄉(xiāng)鎮(zhèn)(街道)紛紛將轄區(qū)公益救援隊、志愿者隊伍、律師團、心理咨詢師團隊等以各種形式納入機制中,并視具體情況落實了網格員、信息員待遇,并通過績效考核,激勵他們充分發(fā)揮應有作用。
“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機制運行一年來,相關平臺接收問題10萬余件,響應率100%,辦結率97.80%,滿意率97.87%。
“群眾身邊的大事小情,對接的是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大命題。”廊坊市委政法委負責同志說,“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待,廊坊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xù)優(yōu)化這一機制,不斷加大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力度,打造具有廊坊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