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法院讓“楓橋經驗”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
2023年1月至10月,陜西三級法院(以下簡稱“陜西法院”)訴前調解案件33.09萬件,同比去年增長133.03%;訴前調解成功22.24萬件,同比去年增長99.82%,行政、民事一審新收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2.89%和4.58%。其中,西安鐵路運輸兩級法院新收案件同比去年降低19.32%;安康兩級法院新收案件同比去年降低8.29%……
“面對近年來訴訟案件高速增長的嚴峻態(tài)勢,陜西法院應勢而動、克難攻堅,全面加大訴源治理工作力度。”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韓德洋表示,雖然推進的時間還比較短,但已經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向好態(tài)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模式上從注重訴前調解向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化解轉變。
近年來,陜西法院始終把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到審判執(zhí)行和訴源治理工作中,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實踐貢獻陜西司法智慧與力量。
能動司法優(yōu)化城市新“楓”景
10月17日,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qū)某地產公司將需要退還的報警器費用合計5萬余元當場向某小區(qū)215戶業(yè)主退還,200余起糾紛既未進入訴訟程序,也未進入執(zhí)行程序,更避免了群體性上訪事件。至此,這場近十年的“恩怨”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案涉小區(qū)系西安某地產公司開發(fā)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因天然氣未安裝報警裝置,交房時該地產公司遂向業(yè)主代收了該筆費用260元,并承諾兩年內安裝。由于金額不大,為不影響正常收房,業(yè)主們紛紛支付了該筆費用。幾年過去了,某地產公司卻遲遲未見動靜。因早已超過承諾的安裝時間,業(yè)主們多次找該地產公司溝通均無果。
“本是小糾紛,我們幾番奔走卻未能得到明確答復,多年來在地產公司、天然氣公司、物業(yè)公司‘來回打轉’!”業(yè)主們紛紛表示,小矛盾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導致大家的“心結”越來越深……
2023年7月,恰逢西安市未央區(qū)人民法院開展訴源治理法治宣傳和矛盾糾紛排查,社區(qū)工作人員向法官反映了小區(qū)的上述情況,未央法院速裁審判庭負責人韓霞立即與業(yè)主代表進行溝通,力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同時,速裁審判庭法官積極與社區(qū)、樓棟長、社區(qū)人民調解委員會聯(lián)系,經過大家群策群力進行疏導,有效平復了業(yè)主們的情緒,大家一致同意與某地產公司協(xié)商處理。
韓霞經過了解得知,該公司近年來因大量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件涉訴,企業(yè)經營困難重重,陷入惡性循環(huán),這讓許多矛盾的化解走進了“死胡同”。
通過法官耐心地向某地產公司進行釋法說理,鼓勵企業(yè)重拾信心,并適時表達業(yè)主們已緩和的態(tài)度和調解意向,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反復溝通與“背對背”調解,某地產公司最終同意向持有票據原件的業(yè)主退還代收的報警裝置費用。
西安未央法院成功將兩百余起訴訟隱患止于未發(fā)、化于未訴,實現(xiàn)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和護航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雙贏”,得益于未央法院以訴源、執(zhí)源、訪源的“三源共治”模式,持續(xù)推進訴源治理取得實效。
11月3日至5日,2023全球硬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在西安圓滿舉辦。這場銘刻著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烙印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國家硬科技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3年來取得的成效,還向世人傳遞著西安高質量建設國家“雙中心”的堅定決心。數(shù)據顯示,2022年,西安市輸出技術成交額達2881.3億元,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之首。
創(chuàng)新立市、產業(yè)強市,離不開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如何創(chuàng)新發(fā)展“楓橋經驗”,發(fā)揮法院在保護市場主體、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優(yōu)化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等方面的效應是西安兩級法院一直以來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西安,遇到國際商事爭端該咋辦?西安中院的答案是:“融解決?!?/p>
“國際商事爭端有訴訟、仲裁和調解三種主要解決途徑,‘融解決’就是融合多種途徑解決爭議糾紛?!蔽靼仓性褐R產權法庭法官郝杰介紹。
2021年,一家外國軟件公司因陜西某企業(yè)侵犯其著作權,向西安中院提起訴訟。征得雙方同意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絲綢之路仲裁中心資深仲裁員單文華成為該案的特邀調解員。
析得失、陳利害,法官和特邀調解員在破解爭議糾紛的除法運算中尋找“最大公約數(shù)”。最終,原、被告不僅達成了和解,還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調解方案達到了讓雙方滿意的效果。
據了解,西安中院近年來持續(xù)深化訴源治理,推動訴訟與仲裁、調解銜接,強化協(xié)同治理。該院先后與多個部門、機構簽訂協(xié)議,建立起“訴訟—仲裁—調解”有效銜接爭議解決機制,知識產權司法、行政保護銜接機制,讓調解工作貫穿于案件審理全過程,有效化解知識產權糾紛。
“西安法院將扎實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huán)境建設,以開放的態(tài)度、發(fā)展的眼光、進取的精神,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蔽靼彩兄屑壢嗣穹ㄔ涸洪L趙雷表示。
新“楓”化雨暖民心
“馬錫五審判方式”是以陜甘寧邊區(qū)從事司法審判工作的馬錫五同志的名字命名的。他曾說:“作為法官,當你下鄉(xiāng)找老百姓調查了解情況,恰好遇到他下地歸來,這時候,你應該把他手中的牛繩接過來,幫他把牛拴好,讓他在一旁喝喝水、抽抽煙,好生休息后,才跟他了解情況。”
近年來,陜西法院大力弘揚和踐行“馬錫五審判方式”,一批批“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新時代馬錫五式好法官”在服務鄉(xiāng)村振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優(yōu)化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傳承紅色司法文化等方面作出了新貢獻。
什么是“馬錫五審判方式”?如何踐行“馬錫五審判方式”?踐行“馬錫五審判方式”有何意義?陜西省定邊縣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法官黨翠琴通過其辦理的一個案例對前述問題進行了回答。
定邊是陜西省特色農牧業(yè)發(fā)展資源優(yōu)勢大縣,農民人均耕地居陜西省第一位。曾幾何時,這里的土地確權類型矛盾糾紛激增。2022年4月,北部灘區(qū)白泥井鎮(zhèn)某村民小組因土地確權糾紛將定邊縣政府訴至定邊法院。
“這類案件涉及群體利益,社會影響大,遺留問題多,土地問題是老百姓眼中的頭等大事,審理起來更需要慎之又慎。”黨翠琴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依然很感慨。
為了弄清事實,黨翠琴聯(lián)合相關行政部門人員多次實地走訪,雙腳幾乎走遍了該村每個田間地頭。在調查的同時,同步研究《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等文件,對土地權屬確權爭議如何調查取證、如何審判等厘清思路。
考慮到該案村民關注度高,又具有典型性,為做好以案說法工作,在庭審中,黨翠琴羅列數(shù)據、依法審理、居中裁判,最終讓雙方服判息訴。
“黨法官是我們見過能吃苦、真心真意為我們做事的干部。將心比心,我們相信黨法官!”村民們被黨翠琴吃苦耐勞和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所折服。
其實,深入現(xiàn)場、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了解案情,以理以據服人,對辦理的每一個領域的案件都深入研究等,就是黨翠琴的辦案“秘籍”?!拔医洺S谩t(yī)者仁心’類比法官的‘初心’?!痹邳h翠琴眼里,案件無論大小、難易,辦的都是百姓的冷暖人生,解的都是群眾的急難愁盼。
“馬錫五曾說:‘當審判工作依靠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來進行時,也就得到無窮無盡的力量,不論如何錯綜復雜的案件或糾紛,也就易于弄清案情和解決?!痹陉兾魇∮芰质袡M山區(qū)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張海峰看來,只有扎根在最基層,耐心傾聽群眾聲音,才能辦好案件。
2022年8月,為勸解一位被執(zhí)行人主動履行義務,張海峰帶領團隊趕赴內蒙古。
經驗豐富的張海峰決定先到被執(zhí)行人家里了解其財產狀況。當看到被執(zhí)行人家里養(yǎng)的牛和豬后,張海峰提議其可以“以畜抵債”。但被執(zhí)行人顧慮此時行情不好,賣了損失會較大??紤]到當事人的實際情況,張海峰決定找更好的解決辦法。
面對被執(zhí)行人的抵觸情緒,張海峰沒有直接強制執(zhí)行,而是堅持“善意文明”執(zhí)行理念,耐心為當事人講清其中的利害關系,通過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的立場思考問題,最終妥善化解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被執(zhí)行人同意在三個月內還清全部案款,如不能如期履約,法院可以將他的牛賣掉抵債。案件成功調解后,雙方當事人紛紛夸贊張海峰“真是心系群眾的好法官”。
秉承“馬錫五審判方式”精髓,從不就案辦案、機械辦案,而是熟悉案情、一案一策、注重調解,張海峰是這么想的,更是這么做的。
在陜西,像黨翠琴、張海峰這樣的法官還有很多。他們繼承和發(fā)揚“馬錫五審判方式”,把庭審開到城市街角、鄉(xiāng)村阡陌、山里山外,用有溫度的新時代司法回應人民期盼……
乘“楓”播撒法治“種子”
“夏季風大,路邊和房前屋后的樹應該加強防護,防止造成損失。請將最新的天氣情況信息予以轉發(fā)。”今年6月12日,在收到氣象部門短信提醒后,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qū)人民法院黃官人民法庭干警隨即在“黃官法庭訴源治理工作群”中發(fā)出了溫馨提示。
當晚,看著窗外肆虐的狂風,考慮到轄區(qū)多丘陵多植被的山區(qū)地貌,黃官法庭庭長徐劍及時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相關法律知識,開啟“線上普法”模式,提醒各村高度重視并及時向村民轉發(fā)。
連日下雨,轄區(qū)內果然發(fā)生一起樹木倒塌造成相鄰房屋受損的事件。村干部打開微信群現(xiàn)學現(xiàn)用,與法庭干警第一時間到現(xiàn)場進行調處,成功將該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了鄰里間因“一陣風”“一棵樹”引發(fā)糾紛。
據了解,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黃官法庭創(chuàng)建了“村村調”多元解紛工作機制。黃官法庭總結出了糾紛“未發(fā)—未訟—將訟—已訟”四種時態(tài),創(chuàng)新推出訴源治理“四種時態(tài)”工作法:將矛盾糾紛防患于“未發(fā)”之態(tài),消弭于“未訟”之際,化解于“將訟”之時,息訴于“已訟”之間。
黃官法庭的創(chuàng)新做法是陜西法院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播撒法治“種子”的生動實踐。
今年5月,陜西高院在全省法院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民法典》“三講三進”普法宣傳活動,在全社會掀起《民法典》宣傳工作熱潮。
“您好,這是我們的法律宣傳單,您在旅游期間遇到法律難題可以隨時撥打宣傳單上的電話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苯衲?月27日至5月3日,陜西宜川縣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的干警們走進位于宜川的壺口瀑布景區(qū),開展“送法進景區(qū)”普法宣傳活動。
在游客服務中心,干警們向來往的游客發(fā)放并詳細講解《民法典》宣傳手冊、宜川縣旅游宣傳冊等,向游客關心的人身、財產安全、旅游服務合同等問題進行現(xiàn)場普法;向游客、旅游經營者們發(fā)放《旅游糾紛受案范圍》《旅游糾紛訴訟服務指南》等宣傳資料,并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該舉措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獲得了游客們的一致好評。
“《民法典》中,婚姻家庭、民間借貸、網絡消費者維權等問題都與軍人軍屬工作生活密切相關……”
今年8月1日,陜西省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民法典》“三講三進”暨“送法進軍營”活動,向武警安康支隊官兵贈閱《民法典》,為全市600余名武警官兵舉辦了一場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法律講座。通過法官贈送《民法典》書籍、講授《民法典》知識、現(xiàn)場答疑解惑等形式,《民法典》更真切地走近軍人身邊。
為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用法治浸潤校園,今年8月,隨著開學季的到來,陜西法院干警走進校園,為同學們送上了“法治大禮包”。
“今天的法治教育讓我深受啟發(fā),今后要學以致用,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爭做懂法、守法的中學生?!?月31日,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人民法院法官干警走進藍田縣初級中學,為該校師生送去了以“遵紀守法、杜絕校園欺凌”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活動中,法官干警結合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涉言語羞辱、肢體毆打、網絡攻擊等方面的校園欺凌案例,分別闡述了校園欺凌的概念、社會起因、嚴重后果、法律責任及預防措施,引導學生遵紀守法、恪守底線、與人為善,正確處理校園矛盾、學會自我保護、遠離違法犯罪。
今年8月24日,來自曲江第一小學、蓮湖區(qū)西電實驗小學、航天城第三小學的20名小學生走進西安市碑林區(qū)人民法院,“零距離”感受法治莊嚴,“沉浸式”體驗法院文化,開啟了一場新奇的法院之旅。
活動中,法官干警通過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了《民法典》是什么,以及小學生應知的法律知識,以校園霸凌、寵物傷人、高空墜物為切入點,告訴學生們如何加強自我保護、通過合法途徑妥善應對侵害,引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