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陜西:跳出“小治安”邁向“大平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智慧安防社區(qū)系統(tǒng)實現矛盾即時發(fā)現、即時告知解決,實現矛盾不上交;通過一鍵式報警,規(guī)避安全隱患,實現平安不出事……

這僅是西安市作為第一期全國試點城市,在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徑中注重特大城市風險防控的亮點之一。

2020年以來,陜西省將寶雞、銅川、安康、榆林、西安5個市確定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其他地市(區(qū))“不等不靠、同步起跑”,探索出了具有時代特征、陜西特點、市域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蹄疾步穩(wěn)、取得階段性成效。

市域社會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陜西給出了自己答案——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陜西,跳出“小治安”,邁向“大平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2019年就出臺了《關于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陜西的決定》,成立了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和省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省級57個相關部門參與的省委平安陜西建設領導小組,專門設立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專項組,統(tǒng)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各項工作。”陜西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秘書長、新聞發(fā)言人黃超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

陜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專題聽取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并對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陜西提出明確要求。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莊長興主持召開全省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推進會等專題會議,對此項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陜西省在出臺的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若干措施》和試點工作《方案》《指引》中,明確了3大方面17條88項具體任務,制定了秦嶺生態(tài)安全、平安建設滿意度等4個方面11項工作任務,由各地細化具體工作標準。

西安市將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調整更名為市委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增設市域社會治理改革專項小組,兩個小組分別由市委書記、副書記任組長,統(tǒng)一指揮、高位推進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制定了《2020年市域社會治理工作要點》《“護航十四運·共建保平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實施方案》《西安市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三年行動方案》等配套文件。

寶雞市被確定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之后,將試點工作細化為43項重點任務、112項具體要求,提出26項寶雞特色指標,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任務和完成時限。

銅川市委常委會會議兩次專題研究試點工作,成立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和市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6項特色工作指引,出臺試點《實施方案》。

韓城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和6個市委常委任組長的工作專班,以《實施意見》為統(tǒng)攬,細化92項任務指標,明確了45個責任單位任務清單,建立制度機制659項,社會治理制度體系實現系統(tǒng)化集成。

陜西省按照構建“黨委牽頭、政府負責、民主協(xié)商、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社會治理體系要求,不等不靠、同步起跑,全省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實現了從“小治安”到“大平安”的轉變。

構建系統(tǒng)有序動態(tài)治理機制

“要沒有鎮(zhèn)村干部及時幫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渡過這個難關?!标兾魇氹u市隴縣東南鎮(zhèn)雞家莊村貧困戶陳牛勞感慨道。

陳牛勞在外地打工時不慎左腿粉碎性骨折,工程方不積極賠償。鎮(zhèn)村干部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出面協(xié)調,不僅解決了賠償問題,還扶持陳牛勞家發(fā)展藥材產業(yè)。這件事,在當地已傳為佳話。這一切,要歸功于隴縣瞄準基層社會“痛點”,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八幫八解”新機制。

“基層群眾的矛盾隨時在發(fā)生,如果不及時預防和化解就會釀成禍端,影響基層平安穩(wěn)定,基于這一認識,隴縣縣委、縣政府開展了以‘幫學習解迷惑、幫調處解糾紛、幫疏導解積怨、幫矯正解顧慮、幫增收解困難、幫急事解燃眉、幫照料解后憂、幫聯(lián)系解鄉(xiāng)愁’為主題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隴縣縣委書記杜長生向記者介紹說。

“八幫八解”活動開展以來,隴縣各級干部共摸排深層次矛盾糾紛252件,徹底化解96件,防止民轉刑糾紛5件。在寶雞,除隴縣“八幫八解”外,還涌現出鳳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236”機制、鳳翔縣“法律診所”等一批新經驗。

西安市實踐探索出新城區(qū)“平安新城365”工作法、未央區(qū)“社會治理323”模式、閻良區(qū)“5+5”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高新區(qū)“一核四化”等一批社會治理工作亮點做法。

安康市大力實施“十小工程”,廣泛開展“六承諾”家庭、“六好”平安社區(qū)工廠、“六心”幸福社區(qū)示范創(chuàng)建,形成工作聯(lián)動、問題聯(lián)治、平安聯(lián)創(chuàng)新局面。

延安市強化“兩說一聯(lián)”機制功效,夯實重點人員、重點場所和重點事項包聯(lián)責任,深入開展新時代“十個沒有”基層平安創(chuàng)建活動,建成平安網格、平安村組(社區(qū))、平安校園等單位6521個,平安家庭覆蓋率達90%以上。打造了張思德便民服務隊、山丹丹志愿服務隊等一批具有延安特色的服務項目品牌。

……

試點以來,陜西省累計化解矛盾糾紛9.2萬件,化解重大風險隱患293件。

打造實體化信息化運行平臺

2020年12月8日,10余名外市農民工來到銅川市紅土鎮(zhèn)綜治中心“小成說事室”,傾訴某養(yǎng)豬場工地欠他們5萬多元工錢。

聽完來訪者的情況后,專職調解員王小成電話聯(lián)系了事發(fā)村的村干部、村人民調解員、村綜治中心,并聯(lián)系工地負責人積極協(xié)調。第二天,農民工代表關某興沖沖來到綜治中心,握住王小成的雙手激動地說:“多虧你積極協(xié)調,工地負責人已經付給我們兩萬元了,并表示盡快給付剩下的3萬元,謝謝你,謝謝黨和政府。”

“我們銅川市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踐中,建設了覆蓋市、區(qū)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社區(qū)(村)四級的綜治中心,搭建了社會治理全新平臺,有效促進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系統(tǒng)治理、綜合治理的深度融合,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高?!便~川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西林向記者介紹。

2020年前三季度,銅川市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81件,化解成功率達98.3%,化解率同比提升20%,充分展現了各級綜治中心體系化建設和實體化運行成效。

榆林市市級和12個縣市區(qū)都成立實體化運行的綜治中心,實現了“四有目標”。

咸陽市按照建設標準規(guī)范,全市已建成四級綜治中心2144個,市、縣兩級綜治中心核定事業(yè)編制222名,按崗定人定事定責。同時,按期舉辦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制定工作統(tǒng)一指令,不斷提升綜治隊伍能力水平。

漢中市在市本級、11個縣區(qū)、177個鎮(zhèn)街道、2187個村社區(qū)綜治中心全部掛牌并實體化運行。各級綜治中心累計接待群眾1.1萬人次,調處糾紛4266起,化解信訪積案244件。

商洛市全市四級綜治中心全部掛牌運行,初步建立了首問負責、議事協(xié)商機制,提升了實戰(zhàn)能力和平臺功能。

“我們將繼續(xù)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抓手,堅持示范帶動,以創(chuàng)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為目標,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著力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符合我省省情、體現市域特色、滿足群眾需要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提升三秦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标兾魇∥ㄎ睍涥惷鞅硎尽?/p>

(全媒體記者?鄭劍峰?孫立昊洋?通訊員?王歡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