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創(chuàng):“司法共建”推進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建設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成為更多人解決問題的首選途徑,因此大量侵權、合同等各類民商事案件涌向法院,而隨著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數(shù)量的迅速增長,案件難度的增加,給民商事審判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極大地考驗著審判資源,“案多人少”的矛盾隨之凸顯。近日,在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晉中市司法局、晉中市律師協(xié)會聯(lián)合召開的晉中市“司法共建”聯(lián)席會議上,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史紅波一句:“第二批13位實習律師,今天我們接大家來了……”引起80多位參會的律師、各縣司法局長的熱烈掌聲。
不同職業(yè) 擔負著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開展實習律師到法院實習工作是全面落實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提出的“探索建立法學專業(yè)學生、實習律師到法院檢察院實習、擔任司法輔助人員制度”要求,推進司法人員和律師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建設的重要舉措。據(jù)統(tǒng)計,去年全年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法官人均結案232件,最多的是252件,按照2017年全年法定工作日249天計算,不到一天就需要結一個案子。為了結案法官加班加點成為常態(tài),在有限的精力要超負荷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法官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為此,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與晉中市司法局、晉中市律協(xié)開始探索推進建立法學專業(yè)學生、實習律師到法院檢察院實習、擔任司法輔助人員制度。
省司法廳副廳長翟新山,深感法官和律師有著共同的教育背景、共同的知識體系和法律思維,同屬于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一員,擔負著共同的責任和使命。實習律師作為律師隊伍的后備力量,是律師行業(yè)發(fā)展的未來和希望,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給予關懷和培養(yǎng)。當前,實習律師普遍面臨著實踐經(jīng)驗匱乏、理論聯(lián)系實務困難等問題,這就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xié)會給予正確的、細心的培養(yǎng)和引導。建立實習律師到法院實習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使實習律師通過對法官、當事人、調(diào)解員等多維度換位學習和多崗位、多方面的法律實踐,充分掌握從立案、調(diào)解、審理、執(zhí)行等全過程的訴訟案件實務操作,實現(xiàn)理論與實務有機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盡快提升律師實務能力,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
經(jīng)過多次磋商探討,去年10月,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晉中市司法局和晉中市律師協(xié)會共同制訂出臺了《關于實行實習律師到法院實制度的通知》,第一批11名實習律師來到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全日制在崗實習,擔任司法輔助工作,熟悉司法辦案流程,完成案卷整理等各項工作,使法官群體與律師群體相互理解、良性互動、共同提高。
晉中市司法局局長張冬明認為,在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中,需要法律人一起去開辟合作空間,在公證服務、訴調(diào)對接、社區(qū)矯正、法律援助等方面有著更大的共同職業(yè)領域,讓廣大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的過程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進一步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法律人每個個體在人格、價值觀等方面雖各不相同,但通過對法律事業(yè)和法治目標的認同、參與和投入,他們會因目標、精神的連帶而形成法律職業(yè)共同體,既而形成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職能,但擔負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共同責任和使命。這項制度的實施,為全市司法體制改革注入了活力,展現(xiàn)出新氣象、新面貌,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得到有關單位的推廣。
新鮮活力 助力構建法律職業(yè)共同體
去年,山西晉通律師事務所錄用了4名實習律師,研究生2名,法學本科生2名。4名實習律師都是剛剛走出校園踏入社會、預進入律師這個法律職業(yè)隊伍的新人,對于他們來說,缺乏的是辦案的經(jīng)驗和技巧,需要將法學理論、專業(yè)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該所主任史俊坦言:“律師事務所相較于法院來說案件數(shù)量、案件類型均有一定局限性。實習律師到法院實習可以接觸到大量的、類型各異的民商事案件,加之法官導師的悉心教導,可以極大豐富辦案經(jīng)驗和技巧,不僅可能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法律素養(yǎng)也可得到提升。”
在具體實行實習律師到法院實習制度中,根據(jù)規(guī)定除要求實習律師服務從崗位調(diào)配,全日制上班,協(xié)助指導老師做好輔助工作外,還特別要求實習律師在實習期間應嚴格遵守人民法院審判、廉政、保密等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紀律。不得在法院接受委托代理案件。如果涉及所在律師事務所代理的案件,或者由其指導老師擔任所在律師事務所代理案件的主審法官、合議庭成員的,實習律師應當主動回避,不得擔任案件的審判輔助工作。
去年10月第一批進入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律師的律師不僅對法院工作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認識,自身素質(zhì)得到明顯提高。而且還在該院辦案任務最繁重的時候,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動力。該院民一庭庭長李宏麗表示:“去年年底,實習律師的到來,有效緩解了許多現(xiàn)實問題和困難,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比如在民一庭的三位實習律師,不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更因為他們有專業(yè)法律知識學習的經(jīng)歷,適應工作很快,為法官們提供了極大的助力,法官們對他們的工作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币驗橛辛藢嵙暵蓭熤?#xff0c;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年全年審判執(zhí)行任務順利完成。
“司法共建” 搭建多維度換位學習平臺
山西鼎正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宋建偉,在法院實習期間,榮獲“司法共建”先進個人表彰。他感言,法院、司法局和律協(xié)搭起的這個平臺,為他提共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他跟隨自己的法官導師學做人、學做事、學辦案,在輔助辦理案件中能夠從法官裁判、維護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解度考慮分析解決問題,拓寬了視野,打開了思路,在今后從事律師工作辦理案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以律師思維來分析案件,更能以法官裁判案件角度來分析、研判案件,可以更好地把控案件、更好地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在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近年來一直開展“假如我是當事人”的活動,活動主要目的是促使法院干警換位思考,增強司法為民意識,獲得效果非常好。這次實習律師進法院實習,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史紅波介紹:“法官和實習律師通過加強溝通交流,針對具體案件,借鑒全院開展的“假如我是當事人”思維,大家主動來換位思考,換位“假如我是律師”,“假如我是法官”,這樣會更好地幫助大家認識和處理法律問題,構建法官和律師的良性互動關系,構建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共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步?!?/p>
3月20日晉中市“司法共建”聯(lián)席會議上,組織會議3個部門再次達成共識;要加強法院與司法局和律協(xié)的溝通協(xié)調(diào),共同把實習律師到法院實習制度完善好、落實好,爭取在全市法院更深、更廣推行,使這項制度成為法治晉中建設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