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煥發(fā)平安建設活力——安康市市域社會治理綜述

近年來,安康全力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創(chuàng)建,公眾安全感連續(xù)5年全省第一,平安建設滿意度連續(xù)2年位居全省首位,8次榮獲“全省平安市”稱號,獲得全省首批“平安銅鼎”。

試點工作成效明顯

安康累計舉辦政法大講堂17次、政法小講堂340次;建立了政法重點工作常態(tài)化培訓機制,每年舉辦專題培訓10場,政法隊伍滿意度保持全省第一。

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中,安康市一體推進治理體制、治理布局、治理方式現代化,形成了石泉縣“書記民情三本賬”、平利縣老縣鎮(zhèn)錦屏社區(qū)“六化同步”等一批特色亮點。2021年8月20日,安康市在第二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交流會上作交流發(fā)言。

安康市充分發(fā)揮綜治中心平臺作用,全面優(yōu)化四級綜治中心,創(chuàng)新打造了“治理+說理”新中心,綜治信息系統(tǒng)上報信息90.1萬條,處結率97.2%;開通“安心在線”心理咨詢服務熱線,選聘41名心理咨詢師輪流入駐開展工作。2021年,市級測評群眾心理健康知識知曉率90.13%,綜治中心實體運行位列全省前列。

穩(wěn)步推進平安建設

安康市系統(tǒng)總結漢陰縣以“黨員聯系群眾、人大代表聯系選民、中心戶長聯系居民”為紐帶,以“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為路徑,以村級高效治理平臺為依托的“321”基層社會治理方式,在全市全面推廣。平利縣“一網通”、嵐皋縣藺河鎮(zhèn)“多網合一”、漢濱區(qū)建民辦事處長嶺社區(qū)“明白卡”等一批品牌特色亮點凸顯出治理成效。

安康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千里平安長廊”建設目標,以國道、省道和鄉(xiāng)村道路為載體,以平安家庭、平安村(社區(qū))、平安鎮(zhèn)(辦)為支撐,深化系列平安創(chuàng)建,累計創(chuàng)建鎮(zhèn)級平安家庭48.6萬戶,縣(市、區(qū))級平安村(社區(qū))1530個,市級平安鎮(zhèn)(街)111個,省級平安縣(市、區(qū))9個。

安康市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涌現出七旬老人張勛期、青年教師汪德斌、追夢少年石夢林等一批見義勇為典型。7月17日,漢江志愿者救生隊隊長周云康被中央政法委授予“第十四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聚焦重點擔責發(fā)力

安康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雙進”專項工作,創(chuàng)新實施發(fā)改案件“雙向評查、異議反饋”機制,審判執(zhí)行質效穩(wěn)步提升,15項核心評價指標12項位居全省前三。同時,全市法院深入落實《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實施辦法》,助推市域社會治理。

安康市檢察機關制定了《關于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與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聯動的意見》,發(fā)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665件、民事訴前公告12件,提起訴訟14件;通過檢察履職,督促清除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55噸、收回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100.17萬元。公益訴訟助力社會治理工作受到中、省充分肯定。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fā)態(tài)勢,安康市公安機關率先在全省開展“全域無詐”創(chuàng)建活動,著力構建黨政主導、部門主責、公安主力、群眾主體“四維一體”反詐方式,深入推進“無詐村、無詐鎮(zhèn)、無詐單位”創(chuàng)建,相關經驗做法在全省相關會議上交流,被全國第六次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交流會表揚推介。

安康市司法系統(tǒng)聚焦“百名律師、百名所長”千場民法典大宣講活動,組織百名律師、司法所長深入鄉(xiāng)村、社區(qū)、學校、企業(yè)、基層單位,廣泛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累計宣講1445場次,覆蓋群眾41萬余人次,增強了精準性和實效性。2021年,安康市級測評法治宣傳教育普及率達99.73%,助推了更高水平法治安康建設。

安康市始終把培育特色亮點、強化示范引領作為推動工作的重要方式,聚力打造“市域有模式、縣域有品牌、部門有經驗、鎮(zhèn)辦有特色、村社區(qū)有亮點”的市域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體系,并整理成《安康市平安建設暨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項目化推進創(chuàng)新案例匯編》。

(記者?劉嘉?陳洪鈞?通訊員?吉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