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如何讓瘋狂的課外培訓班剎住車?
原標題:如何讓瘋狂的課外培訓班剎住車?
?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明確要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xiàn)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嚴肅處理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后到校外培訓機構講,并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原本只是對學校教學起到補充作用的校外培訓,近年來已成為中小學生的標配。據(jù)中國教育學會發(fā)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yè)及輔導機構教師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1.8億中小學生,中小學課外輔導學生超過1.37億人次,市場規(guī)模超過8000億元。隨著校外培訓機構的瘋長,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等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不少培訓機構提前搶跑、超綱教學,如果全班多數(shù)孩子都在補習,學校老師也不得不加快教學進度,增加教學難度,家長則嚴重陷入自己孩子不補課就會掉隊的焦慮中。如此亂象重重,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時候了。
究竟是誰造就了瘋狂的校外培訓?培訓機構覺得自己只是抓住了市場的需求,家長都愿意提高孩子成績,都是自愿參加的。學校和老師也有苦衷,因為考核指揮棒就擺在那里。家長們雖然抱怨補習貴、補習累,可是如果不補習,孩子可能會成績掉隊,畢竟,高考仍是以成績論高下的。記得前兩年武漢最嚴禁補令出來,有的學校家長居然集體反對,要求恢復補課,從中也可見家長的矛盾心理。
可以說,校外培訓的畸形發(fā)展,并非機構單方面的責任,而要整治偏離了正常軌道的校外培訓,也一定要校內(nèi)校外一起治理才能見成效。不僅要堅決規(guī)范校外培訓,不允許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對于學校來說,也要嚴格按照教學計劃,杜絕“非零起點教學”的行為,減輕家長對“不補課就會掉隊”的焦慮。
此次四部門聯(lián)合行動,也被認為是史上最嚴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被許多人寄予厚望。從專項治理行動的各項措施來看,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從辦學隱患和辦學內(nèi)涵,到校外培訓和校內(nèi)教學,都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范,也有相應的時間表,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治,肯定會有一定成效。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校外培訓發(fā)展多年,已成為一棵藤蔓纏繞的大樹,其成因復雜,各種利益盤根錯節(jié),要根治并非一日之功。這也是為什么給中小學生減負喊了那么多年,但課外機構卻越辦越興旺的重要原因。
專項治理行動究竟能不能讓瘋狂的課外培訓剎住車?取決于我們有沒有勇氣真正向既得利益者開刀,能不能真正對照時間表把各項治理的措施落到實處,對于違規(guī)且不改的機構、學校和教師,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查辦一個的決心。教育體制改革行至深水區(qū),剩下的也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只有重拳出擊,方能遏制校外培訓的狂熱,還教育以本色,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讓校外培訓剎車只是治標,追根溯源,課外補習瘋狂的根源,在于目前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稀缺。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持之以恒地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輕松享受到無差別的公平公正的教育來實現(xiàn)。距離這樣的治本目標,無疑還需要我們長久努力,久久為功。 ?(譚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