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重慶檢察機關一份檢察建議讓利用“花唄”套現現象減少了

近日,重慶市江北區(qū)檢察院檢察官在對該院起訴的全國首例“花唄”套現案被害單位進行回訪時獲悉,該案宣判后產生了較好的震懾和警示教育作用,類似套現行為明顯減少。



2015年7月,被告人杜某伙同他人通過其掌控的淘寶網上店鋪,采取虛假交易的方式,幫助網民從“花唄”套現2500余筆,共計470余萬元,進而向套現者收取7%至10%不等比例的手續(xù)費,謀取非法利益。在套現者向杜某的淘寶店鋪申請退款后,杜某便將扣除了手續(xù)費的金額通過支付寶轉賬給套現者。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沒有任何真實的貨物流通。2017年11月,經江北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杜某被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

  “花唄”是一款互聯網在線消費金融產品,面向支付寶注冊用戶提供定向消費貸款服務。從功能上來說,“花唄”類似于一張?zhí)摂M信用卡,但只能用于線上線下的定向消費,不允許提現。然而,一些不法人員通過虛假交易的方式利用“花唄”套取消費貸款,逐漸形成一條“黑色產業(yè)鏈”,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

  辦案檢察官說,杜某案的關鍵在于認定其行為是否屬于刑法規(guī)定的“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yè)務”,這就涉及如何理解資金支付結算業(yè)務以及行為的非法性如何體現兩個問題。該案中,杜某虛構交易,其所控制的淘寶店鋪和淘寶用戶之間表面上是商品交易的關系,實質上卻是款項從“花唄”支付到淘寶店鋪、再結算到淘寶用戶這一資金支付結算關系,其所控制的店鋪事實上成為了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專門“中介機構”。而杜某從中賺取套現手續(xù)費,具有非法經營特征。辦案過程中,該院向被害單位某小額貸款公司提出了堵塞漏洞、防范風險的建議。該公司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jiān)管,預防和減少此類套現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