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個半截兒”胡同建成了北京市平安社區(qū)
來源標題:胡同瑣事
“十八個半截胡同”,光看名字,就得懵圈。
七扭八拐的胡同里,一個圓臉,笑瞇瞇的年輕人騎著輛電動自行車,熟門熟路。年輕人叫紀達,是這片兒的片兒警,胡同里每一個拐彎轉角,每一處隱蔽院落,甚至哪個院兒柿子熟了,哪個院兒鬧耗子了,他都門兒清。
“十八個半截胡同”,屬通州蓮花寺社區(qū),是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中倉派出所轄區(qū),全是平房,6000多名居民以回族為主。
紀達剛到的時候,也懵了。
“城里的胡同都連著,這里的胡同都是半截的。”紀達掰著手指頭數著,馬家胡同、熊家胡同、半截胡同……其實原本這里是十條胡同,其中八條,被中街攔腰截為兩段,形成“十六個”半截胡同,再加上兩條本來就是半截的胡同,一共是“十八個半截”。胡同里,青磚、門樓,看上去都長一個樣,剛開始,紀達一進胡同,就轉向。
“就算是迷宮,我也得給他拿下,總不能在自己管片兒迷路吧。”紀達見天在胡同里轉,不知道碰了多少回南墻,才把這一帶摸清。
胡同里新來的這個小警察,居民都沒太把他當回事,總覺得,小年輕,靠不住。紀達也覺出大家的不信任,很是苦惱了一陣。老民警支招,“先去居委會轉轉?!奔o達從善如流,每天都到社區(qū)居委會報到,“有什么事兒要我?guī)兔Φ?#xff0c;您言語?!?/p>
事兒還真不少,這邊老家兒和子女鬧矛盾了,那邊街坊鄰里因為遛狗打起來了……把個20多歲的小伙子,折騰得手忙腳亂,牢騷話沒少聽,夾板氣也沒少受,紀達覺得特憋屈,“考警察,我是想當刑警,抓壞蛋,怎么讓我干片兒警!”一邊嘀咕著,他一邊扎進操場,去跑圈,汗一出,情緒也就散了,洗個澡,回過頭,接茬處理雞毛蒜皮。下班了,他還查資料,了解胡同歷史,學習民族政策和風俗。齋月期間,為了不影響大家白天休息,他特意晚上入戶,甚至還學會了回族問候語。
說話和氣,不嫌麻煩,有里兒有面兒的紀達漸漸被居民接受。
“小紀,我們院子里的水管沒水了”“沒水,可怎么做飯,怎么洗漱呀!”幾位居民圍著紀達,請他想辦法。紀達跑過去一看,水管年久失修,早就該換了。換管道,大家都同意,可費用怎么算,管線怎么走,用什么材料……院里十幾戶,誰都有主意,居委會也有自己的考慮,紀達跑了五六趟,大家總也談不攏。
眼瞅著天熱了,要是沒水,可就麻煩了。紀達把大家都請到居委會,面對面,一起討論細節(jié)。紀達忙前跑后,大家都看在眼里,沖著他的面兒,各讓一步,“換水管”的事終于達成一致,每家裝一塊水表,解決用水問題?!芭芰税雮€月,大伙兒能聽我一句,把這事辦成,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奔o達終于放了心。
“十八個半截胡同”的居民,50歲以上的中老年占小一半?!拔沂切≥厓?#xff0c;咱就勤跑著點兒,陪叔叔阿姨說說話,幫他們跑點兒腿,這工作也就好開展了?!奔o達總結著工作經驗。
一天,值班民警接到好幾個電話,都是同一個大姐打來的,要求派出所給她送飯,點名要吃牛肉餡餅。紀達知道后,什么也沒說,轉身就奔了清真餐館,買好餡餅送過去。
第二天,電話又來了。紀達不但買了餡餅,還多要了一份餃子。一進門遞到大姐眼前:“大姐,這兒還有份熱乎餃子,您想吃哪個吃哪個?!?/p>
第三天,大姐還沒打電話,紀達就敲門了,“大姐,飯送來了?!?/p>
大姐徹底被“征服”了,“小紀呀,大姐可不是不講理啊……”她抓著紀達的手,哽咽著。原來,因為拆遷問題,大姐和親人產生矛盾,現在拆遷完了,她又擔心拿不到鑰匙,才……“您別急!”紀達安慰好大姐,趕緊向有關部門詳細詢問政策和手續(xù),主動約拆遷方和大姐商定交付事宜……喬遷之日,一輛板車拐進胡同,紀達來幫大姐搬家了。
“其實,好多事并不屬于我們的職責范圍,但人家找到咱,咱就得想辦法幫人家解決?!毙〖o管的這些“閑事”,使他徹底贏得了居民的信任。
每天一兩趟,算起來,紀達每年要在“十八個半截胡同”走上1000多公里,四年來,他累計化解各類糾紛230余件。紀達還摸索出一套“以房管人”的辦法,每條胡同選胡同主事、每個院落選院長,和居委會建立互動機制和24小時巡邏機制。
天道酬勤,蓮花寺社區(qū)被評為“北京市平安社區(qū)”,連續(xù)三年居民滿意度100%。紀達自豪極了,“這滿足感絕不亞于抓壞人。”
(記者: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