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白河公安:“三個堅持”讓群眾安全感更有保障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基層派出所提檔升級“百千工程”,今年以來,安康市白河縣公安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積極落實“三個堅持”舉措,讓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續(xù)。

堅持源頭治理解糾紛

基層是矛盾糾紛聚焦的前沿,也是協(xié)調利益關系和疏導社會矛盾的“茬口”。針對農村警力不足、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白河縣公安局積極打造“一村一輔警”工作機制,積極構建“公安+N”矛盾糾紛多元聯(lián)調機制,大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多虧了你們幫我們化解矛盾,不然我們兩家因為這點兒事,還不曉得要爭好久?!睒嫋[鎮(zhèn)村民王某對前來調解的民警表示感謝時說道。原來,在今年5月,王某與同村村民聶某因修高速路征用的閑置土地使用問題產生糾紛,雙方爭論了很久,差點引發(fā)打架。構朳派出所民警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將雙方約在一起,積極啟動“公安+N”矛盾糾紛多元聯(lián)調機制,同時會同白河高速路政大隊、村委會等相關部門,以“嘮家?!钡姆绞?#xff0c;將該地使用權向雙方解釋清楚,打開了雙方的心結,最終問題圓滿解決。

據(jù)統(tǒng)計,自開展“一村一輔警”工作以來,全縣民輔警參與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一串簡單數(shù)字的背后,凝聚的是民輔警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努力,是白河縣公安局全面推進“一村一輔警”警務機制落地見效的有力佐證。

堅持“主防”定位除隱患

今年以來,白河縣公安局以深入推進基層派出所提檔升級“百千工程”為抓手,立足派出所“主防”職能定位,堅持 ?“防為主、防為上”的工作理念,以“防得準”“防得住”“防得好”為目標,扎實推進“一標三實”基礎信息要素采集工作,統(tǒng)籌社區(qū)民警、輔警、網格員等資源,把“雪亮工程”“公安大數(shù)據(jù)”等新技術與警務工作有機融合,加強風險隱患預警,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6月7日,城郊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中廠鎮(zhèn)某轄區(qū)一名精神障礙患者將人打傷。民警接警后迅速趕往現(xiàn)場,積極開展穩(wěn)控工作,經過民警耐心安撫,患者情緒終于有所緩和。最終,民警在家屬協(xié)助下及時將患者送醫(yī)救治,最大限度保障了轄區(qū)群眾的安全。

“對民警來說,無論是安全隱患還是治安隱患,首要任務是‘防’,這就要求我們當好宣傳員”。近日,正在進行平安建設“九率一度”宣傳的倉上派出所民警李偉說。今年以來,白河縣公安局各機關部門和轄區(qū)派出所共開展平安建設系列宣傳活動50余場次,發(fā)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為群眾答疑解惑3000余人次,在白河公安公眾號刊發(fā)相關宣傳稿件400余篇。

堅持創(chuàng)新賦能提質效

為有效破除警種壁壘,暢通勤務運行渠道,提升警務工作效能,白河縣公安局積極探索“交所合一”改革。由局黨委牽頭負責,多次深入基層派出所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方案,明確組織領導、工作目標、運行機制和責任分工,并多次組織召開警務技能培訓會。由治安、法制、交警等部門業(yè)務骨干擔任授課教官,重點針對治安、交管業(yè)務進行理論與實踐培訓,要求參與培訓的民輔警既要會辦理治安案件、社區(qū)警務業(yè)務,也要會交通手勢、熟悉交通法規(guī),會處理一般交通事故。將治安巡邏、交通管理有機結合,為全力推進“交所合一”改革打下堅實基礎。目前,“交所合一”改革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中,這不僅能夠彌補基層警力不足,扭轉交警單打獨斗的局面,還能提升交通治理效能,做到治安巡邏、交通管理兩不誤、雙促進。

白河縣公安局依托“交所合一”改革警務機制,實現(xiàn)“兩警合一、一警多能”即1+1>2的效果,治安管控能力和交通管理能力大幅提升。5月份以來,該局查處酒駕醉駕39起、無證駕駛11起、貨車超載9起、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689起、駕駛汽車不系安全帶285起、違法停車875起、其他交通違法行為438起,清理易擁堵區(qū)域累計84處、排查整治危險路段1處、行政拘留3人、吊銷駕駛證4本,有效遏制和減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