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團圓夢圓——漢中公安幫助50名被拐人員找到親人

世界上最溫暖的路,是回家的路。

2021年,漢中公安按照公安部部署組織開展“團圓”行動,全力偵破拐賣兒童積案、緝捕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蹤被拐兒童。全年共查找到被拐兒童50名,幫助50個家庭實現(xiàn)了團圓夢,組織認親活動23場次。全年共破獲拐賣兒童積案4起、拐賣婦女積案1起,抓獲涉拐嫌疑人7名。

前沿科技助力團圓

2021年9月23日,在漢中公安漢臺分局組織的“團圓”行動認親儀式上,被拐29年的李某與親生父母終于團聚。參與此次尋親的民警也在現(xiàn)場紅了眼眶。從發(fā)現(xiàn)線索到最終確認,他們一路窮盡措施、循線追蹤、風雨兼程。

“團圓”行動開展以來,漢中公安以信息采集為突破口,運用前沿科技精準尋親,組織專門力量對歷年來兒童被拐失蹤案件再次進行全面集中清理,補充完善數(shù)據(jù)資料,對多年前采集信息失去檢驗條件的,全部重新采血并運用新技術進行檢驗。2021年4月,漢臺公安組織專門力量,再次采集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信息比對,對李某失蹤案進行復查核實。7月下旬,全國打拐信息庫發(fā)出比中預警,經(jīng)查證,河北省任丘市民張某峰正是29年前被拐的李某。

全市公安機關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和“千警進萬家”反詐宣傳活動,堅持“全面排查、應采盡采”原則,通過排查走訪,對主動要求采集的人員、民政部門救助托養(yǎng)的身份不明人員、摸排的來歷不明兒童、非正常落戶人員等全部進行信息采集入庫。全市共摸排采集收養(yǎng)、抱養(yǎng)等來歷不明人員信息1293份,通過檢驗比對找回失蹤被拐人員26名。

DNA排查助力團圓

2021年10月21日,一陣鑼鼓和鞭炮聲打破了勉縣同溝寺鎮(zhèn)的寧靜,這是年逾60的唐應剛、陳永慶夫婦為迎接失散35年的兒子回家,以最樸實的方式表達喜悅之情。1986年6月,勉縣同溝寺鎮(zhèn)年僅四歲的唐某、余某同時被拐。2009年,公安部建立全國打拐DNA數(shù)據(jù)庫后,勉縣公安機關第一時間采集了唐、余兩家父母的血樣送檢入庫,經(jīng)過近十年比對,終于在2019年找到了余某。

“你們放心,不管多久、不管多大困難,我們不會放棄尋找,也一定全力幫助你們實現(xiàn)團圓?!?019年1月17日,在余某認親儀式上,民警對唐應剛、陳永慶夫婦許下承諾。2021年“團圓”行動開展后,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將唐某作為重點目標進行尋找,組織精干警力,多次前往河南,圍繞余某被找回的地點,在周圍縣區(qū)逐村進行摸排和DNA排查。經(jīng)過大量工作,警方找到疑似唐某的河南通許籍人員張某,經(jīng)DNA比對,確認張某就是1986年被拐的唐某。

廣辟線索助力團圓

為了讓更多離散家庭團聚,漢中公安對失蹤被拐兒童信息進行逐條核對、修改、完善,充分運用新技術,進行積案攻堅,廣泛開展信息采集,宣傳發(fā)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團圓”行動中來。在全市設立13個免費采血點,通過新媒體向社會發(fā)布,廣泛采集尋親人員血樣,并為群眾提供咨詢。積極對接社會公益組織、打拐志愿者,對其提供的涉拐案件、失蹤被拐兒童線索,主動出擊,認真核查,全力開展案件偵辦和人員查找工作。通過群眾主動到公安機關采集的63份血樣,民警找回失蹤被拐兒童8名。

漢臺分局在抖音平臺發(fā)現(xiàn)轄區(qū)張某發(fā)布視頻,尋找親生父母。民警主動和張某對接,采集血樣入庫,經(jīng)過大量摸排工作為其找到親生父母,圓了30年的團圓夢。南鄭公安主動對接寶貝回家網(wǎng)志愿者,通過志愿者了解到,河北籍人員馬某正在尋找疑似在南鄭的親生父母。通過志愿者提供的信息,民警經(jīng)過大量走訪調查、信息比對,確定馬某的親生父母為南鄭轄區(qū)的首某夫婦。

為集中優(yōu)勢警力攻破更多拐賣兒童積案,查找更多失蹤被拐兒童,漢中公安按照“一案一檔、一案一策、一案一措施”工作要求,成立案件指導研判、信息梳理和案件偵辦專班,對全市涉拐積案進行全面梳理,結合失蹤兒童親生父母、收養(yǎng)兒童父母以及兒童的情況進行查證,全面倒查隱案、深挖已破案件,對拐賣兒童積案,無論是否有線索、無論是否超過追訴期,進行全面清查重新取證,對8件積案實施掛牌督辦。截至目前,全市共破獲拐賣婦女兒童案件5起,抓獲嫌疑人7人,有力震懾了犯罪。?

(黃莉?紀少杰 記者?張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