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渡有秦渡” 一起來品味秦渡法庭的三“親”套餐

“千年古渡有秦渡”。秦渡是陜西關中名聞遐邇的四大古鎮(zhèn)之一,已有1600多年歷史。

如今的秦渡被人熟知,則是因為那碗綿軟油香的秦鎮(zhèn)米皮。秦鎮(zhèn)米皮和“肉夾饃、冰峰”組合而成的“三秦套餐”,是每個“老陜”的味覺印象。古渡悠悠,秦韻綿長,穿過熱鬧繁華的秦渡古鎮(zhèn),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qū)人民法院秦渡人民法庭正安身于此。


多年來,西安市鄠邑區(qū)人民法院秦渡人民法庭根植鄉(xiāng)土社會,浸潤古鎮(zhèn)文化,以司法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為基本職責,探索形成矛盾糾紛化解三“親”套餐,以用心、用情辦好每件小案彰顯司法為民的擔當作為。

“親和”調(diào)解

搭建矛盾化解“議和亭”

化干戈為玉帛

四四方方一小亭,里面調(diào)和大民生。

在秦渡法庭院里,坐落著一個不起眼的小涼亭,亭子周圍四季常綠、花草飄香,置身其中頓感心曠神怡。亭子名為“議和亭”,取義融合傳統(tǒng)“和合”文化,旨在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


“來來來,大家都是多年的朋友,坐下來我們慢慢說!”在一起買賣合同關系糾紛案件中,承辦法官約著雙方當事人到“亭”。把法庭里的“正襟危坐”換成亭子里的“聊家?!?#xff0c;從傳統(tǒng)故事聊到人情法理,法官細致分析雙方訴求和利益,引導換位思考、互相體諒。當事人浮躁激動的情緒逐漸平復,劍拔弩張的關系逐漸緩和,糾紛也得以化解。

“你們這個亭子設置得好,有矛盾了先坐下來聊天,聊得心里舒坦了、思想通透了,矛盾也就聊沒了!”當事人老李一邊在調(diào)解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一邊不住地稱贊。

日月流轉、雨雪更替,涼亭四時景象各異,但過客往來不絕。

小涼亭承載著大智慧,小法庭展現(xiàn)出大氣象。秦渡法庭充分發(fā)揮人民法庭根植鄉(xiāng)土社會、與群眾聯(lián)系密切優(yōu)勢,積極探索法治文化和傳統(tǒng)鄉(xiāng)規(guī)民約融合渠道,賦予“議和亭”評理說事、調(diào)處糾紛功能,搭建群眾糾紛解決新平臺。

在小涼亭里,基層法官們高效化解農(nóng)村經(jīng)常發(fā)生的婚姻家庭糾紛、侵權糾紛、鄰里關系、勞務合同、買賣合同、民間借貸、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轉讓糾紛、撫養(yǎng)費及贍養(yǎng)糾紛等56起。

“親情”服務

“向日葵行動”為留守兒童

筑起愛的橋梁

2021年6月1日,西安市鄠邑區(qū)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在秦渡人民法庭成立,法庭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以轄區(qū)留守兒童為“靶向”,有針對性制定“向日葵”行動計劃,通過建立農(nóng)村留守兒童檔案、心理輔導、走訪回訪等方式關注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及人身安全,保障農(nóng)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今年5月28日,西安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聯(lián)合鄠邑法院少年法庭,邀請宏橋小學30余名留守兒童走進法庭,通過親情視頻連線、家長課堂和法官結對關懷等形式,給予留守兒童特殊關懷,與孩子們共同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六一”兒童節(jié)。

“爸爸,我想你和媽媽了,我想讓你們快點回來。”

“爸爸媽媽,你們在外面擺攤不要太辛苦,要注意安全,雖然我們家不是很富裕,但是也餓不著我、凍不著我,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多陪陪我?!?/p>

靜謐莊嚴的法庭里傳來童聲稚語,孩子們通過視頻連線,向在外工作的父母說著埋在心底的話,“小大人”的話語讓旁邊的“法官媽媽”們內(nèi)心酸軟、眼眶微紅。

視頻連線讓親情跨越山海,關愛提示讓責任成為共識。

“你們雖然離婚了,但你們依然是孩子的父母,仍有撫養(yǎng)、教育、保護她們的權利和義務,你們一定要關注她們的身心健康、情感需求,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盡心盡力,給予孩子最溫暖的愛?!痹谝黄鹕嫖闯赡曜优碾x婚案件中,為全面保障留守兒童合法權益,西安市鄠邑區(qū)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積極響應最高院要求,向當事人發(fā)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強調(diào)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義務和權利、違反法律應承擔的不利后果,幫助他們提升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妥善處理撫養(yǎng)、探望等事宜。一份提示,字字溫暖、句句真情,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此外,西安市鄠邑區(qū)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還通過建立訴前預防、訴中保護、訴后關懷的未成年全生命周期保護機制,形成了法治宣傳、特殊關愛、圓桌審判、法庭教育、情感輔導、司法建議、判后回訪等獨具特殊的未成年人司法關愛和保護模式。

“親民”舉措

在暖心服務中體現(xiàn)司法的溫情,

貼近民心

“我要起訴,我把錢借給別人了,現(xiàn)在要不回來,你們得為我做主呀!”一天上午,一位年過七旬的老漢走進西安市鄠邑區(qū)人民法院秦渡人民法庭,邊走邊說。

工作人員一邊安撫老人給他倒杯熱水,一邊將他領到法庭設立的立審執(zhí)一體化訴訟服務中心,讓老人提交相關立案材料。


“啥是起訴狀?”老人不識字,也寫不出起訴狀,只拿著欠條和身份證來起訴。

“大爺您別著急,現(xiàn)在最高人民法院針對你這種糾紛,制發(fā)了要素式起訴狀,寫起訴狀就跟填空一樣。”法庭干警拿出打印整齊的要素式起訴狀,給老人解釋,“您看這上面列明了當事人信息、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等不同版塊,你只需要把你的情況填上去就行,方便得很!”

按照糾紛類型,在法庭干警全程指導下,還沒等熱水放涼,老人就完成了民間借貸糾紛要素式起訴狀的填寫。

“女子,這就弄好了?”看著寫好的起訴狀,老人邊驚訝邊夸贊。驚的是立案速度,夸的是便捷親民。

“老人家,您先別走?!笨紤]到老人來一趟法庭不方便,且本案標的較小且事實清楚,秦渡法庭庭長巨西挺當即決定進行訴前調(diào)解。

被告到庭后,法官釋法析理、耐心疏導,勸說被告承擔其應有的責任。被告王某充分認識到拖欠款項的錯誤行為,表示會盡快償還老人的借款本金和利息,也愿意承擔老人的交通費用,案件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近兩年來,法庭共審結各類案件1511件,年均結案率98.8%以上,法定正常審限內(nèi)結案率100%,先后被授予陜西省“全省法院優(yōu)秀人民法庭”“西安市楓橋式人民法庭”等榮譽稱號。這1500多個案件中,大都是老百姓的家長里短,但每一個“小案”的背后,卻都關乎著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幸福。正是聚焦每一個“小案”,秦渡法庭創(chuàng)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民生問題新方法新思路,讓群眾在家門口感受著司法的便捷和溫暖。

(文中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