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容散了 笑容開了
10月26日,一位白發(fā)蒼蒼、步履蹣跚的老人來到西安市碑林區(qū)公證處接待室,拿出一沓文件讓公證員審查。
公證員耐心地詢問了情況、審查了材料,了解到老人的女兒于2019年去世,其在某支付平臺里留有一些基金,因而老人前來辦理公證。老人說:“我親戚給支付平臺打過電話,工作人員說我女兒有兩筆基金,要我辦理繼承公證后才能領取。我74歲了,也沒有用過支付平臺,基金公司的人說啥,我也聽不懂,所以來麻煩你們了?!?/p>
公證員安撫了老人的情緒,告知其提交的資料比較齊全,就差一個某支付平臺的財產(chǎn)憑證。隨后,公證員撥通了基金公司的客服電話,咨詢了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基金公司才能出具財產(chǎn)憑證?;鸸竟ぷ魅藛T告知后,又與老人進行了溝通。
根據(jù)基金公司的相關規(guī)定,被繼承人支付平臺里的基金份額要過戶到繼承人名下,僅憑公證書還不夠。為此,公證員認真查看了基金公司關于辦理繼承非交易過戶的要求。由于基金公司在外地,所涉及的資料審查、財產(chǎn)憑證、過戶流程等,都需要通過電話和客服溝通,利用郵箱進行發(fā)送,這對于一位74歲的老人來說又太過復雜。
考慮到老人的年紀和特殊情況,公證員主動承擔起橋梁的作用,從前期辦理基金賬戶余額證明查詢申請,到后期填寫非交易過戶申請表、審核和郵寄資料等,全程協(xié)助老人和基金公司溝通,又一句句講解給老人及其家人聽。在公證員認真負責和耐心幫助下,公證書順利寄達了基金公司。
事情至此,老人的愁容終于得以舒展,滿臉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陳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