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芳華不負檢察藍

我是一名國家公訴人,也是一名檢察官,檢察官的天職就是維護公平正義。

這些年,我辦理了全省首例非法買賣制毒物品案、“7·30”涉密專案等一系列社會關注度高的大要案件。

2008年,我辦理了一起15人的職務侵占案,主犯馬某感覺自己給單位抹了黑,讓家人蒙羞,多次發(fā)生自傷、自殘甚至自殺行為。提審時,馬某除了一句“我不想活了,趕快判我死刑”之外,不再多說一句話。其實,那起案件的證據(jù)鏈條已經(jīng)形成,提起公訴沒有任何問題,但我不能就案辦案,因為我們辦的不只是案子,更是別人的人生。

為了尋找新的突破口,我和同事翻山越嶺找到了他家,希望通過親情打動他,喚醒他的理智,讓他真誠悔罪,重燃生的希望。在馬某家里,我們錄了他家人的生活視頻,播放給他,告訴他,家人沒有放棄他。當馬某看到一歲的兒子跌跌撞撞學走路卻不服輸不放棄的樣子時,突然情緒失控,抱頭痛哭。至此,案件有了轉機。之后,經(jīng)過大量的證據(jù)鎖定及心理疏導工作,他終于重拾信心,不僅認罪服法,如實供述了所有細節(jié),還提供了其他重要線索。庭審中,當法庭宣布他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時,他轉過身,對著公訴席深深地鞠了一躬。法律是無情的,但司法者是有溫情的。

從事未檢工作以來,孩子們的事總能觸動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2020年8月,正值炎炎夏日,生父摔童視頻在互聯(lián)網(wǎng)迅速傳播。因其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網(wǎng)絡一片嘩然。作為該案的公訴人,我和助理第一時間提前介入,全程監(jiān)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我至今都不忍回憶辦案的整個過程,盡管做了心理準備,可翻開卷宗的那一刻,我的心還是被擊碎了,案發(fā)現(xiàn)場觸目驚心。這個可憐的僅有兩歲半的孩子,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多次高高舉起,重重砸摔在沙發(fā)上、彈落到地上。孩子落地時發(fā)出的“砰、砰”聲直刺人心,前胸、后背、頭部、四肢,布滿了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胸口還有燙傷的痕跡。而他的生父劉某卻百般抵賴,除視頻中的六秒行為外,一概不認,沒有絲毫悔意。震驚、憤怒、心疼、憐惜……種種情緒如潮水般席卷而來。我也是一名母親,那時真想立刻沖到那個惡魔面前,揪住他質問:“他還只是個孩子,怎么能下此毒手?”但作為檢察官,理性、平和、文明是我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我不能被情緒影響,必須冷靜下來,認真審查證據(jù),仔細核實每一個細節(jié),查看孩子身上的每一處傷痕。整個過程卻總是難以自控,我為這個小生命的逝去,一次次淚如雨下。

面對劉某人性的冷漠和對司法的抗拒,我們展開了心理戰(zhàn),查閱背景資料、咨詢心理專家、講述親情故事,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證據(jù)和周密的出庭預案,一步步戳穿了他的謊言,同時,從為人父的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對其展開教育,喚醒他的良知。在這場斗智斗勇斗毅力的戰(zhàn)斗中,正義再次戰(zhàn)勝了邪惡,他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庭審的最后陳述階段,劉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將一個惡魔從地獄里拽了回來,讓他作為一個“人”去接受法律和道德的審判。

這起案件后,我們認識到未成年人保護不能只靠司法機關單打獨斗,需要社會各方的全面參與。我和我的團隊通過實地調研、充分對接、專題匯報,牽頭建立了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司法、公益“六位一體”保護機制,全方位、立體式點燃了未成年人保護的希望之燈。

一路走來,我從入職時的青澀,一步步成長為全國偵查監(jiān)督業(yè)務能手,被列入最高檢掃黑除惡專家人才庫、全國偵查監(jiān)督人才庫。我能回報的,唯有為群眾辦實事,為社會作貢獻,傳播法治,為正義而戰(zhàn)!

(胡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