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普法】我想做個“酷”girl,為什么不可以?
《未成年人保護法》通過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等環(huán)境,注重對未成年人身心及合法權益的保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采取教育、干預、矯治、幫教等多種措施,注重未成年人的犯罪預防,該兩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一個話題,幫助您了解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相關法律知識。
Q:“歐巴”(偶像)文身太酷了,我也想做個“酷”girl,老板為什么不答應?
檢察官告訴你,文身不但不“酷”,還有很多危害:
1.健康危害。部分文身店存在未取得任何醫(yī)療資質、文身用品用具來源不明等問題,染料不合格、消毒做不好、操作不規(guī)范,會導致皮膚過敏、感染,而未成年人正處于發(fā)育期,更易受到傷害。
2.對入學、參軍、工作的不良影響。全國因在校生文身影響校容而被勸休學、退學的情況屢見不鮮,而且文身會直接影響青年人對軍、警職業(yè)的選擇,嚴重損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稇鞴耋w格檢查標準》規(guī)定,面頸部有文身、其他部位有超過10厘米文身的,征兵體檢不合格。
3.心理影響。文身會帶來標簽效應,有些文身帶有暴力色彩的文身,成了張揚甚至釋放戾氣的“身份象征”,容易讓未成年人與不良人員糾集,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有些甚至利用顯露文身作為實施滋擾、恐嚇的軟暴力,部分犯罪團伙專門網(wǎng)羅一些有文身的未成年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近年來,文身出現(xiàn)了“低齡化”現(xiàn)象,日漸成為誘發(f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社會風險點。未成年人文身容易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影響未成年人就業(yè)和生活,讓未成年人受到不良文化侵蝕。2022年6月,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fā)《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第二條規(guī)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認識文身可能產生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理性拒絕文身。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第三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對未成年人產生文身動機和行為的,應當及時勸阻,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文身。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第四條任何企業(yè)、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不得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第五條文身服務提供者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Q:除了文身,未成年人還有什么事情不能做?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煙、酒和彩票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或者彩票的標志,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經營者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銷售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可能致人嚴重傷害的器具等物品,經營者難以判明購買者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未成年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在成長期容易被亞文化中不健康的部分誘導,成人社會的運行者應當承擔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自律和自覺,各司其職,相互協(xié)調配合,為未成年人成長建立立體保護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