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書案揚正氣 筆頭伴春秋——記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張文東

不辦案如何弘揚清風正氣,不審判怎么維護法律尊嚴?7月19日,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張文東在辦公室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讓司法實踐更務實

身為研究室副主任,調研是張文東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讓調研工作脫虛向實,精準指導審判實踐,是張文東做調研的首要標準。

司法工作怎樣幫助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2018年,銅川中院黨組開展以“審判執(zhí)行助力脫貧攻堅”為課題的大調研活動。調研過程中,張文東詳盡收集與司法審判工作息息相關的、影響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致貧返貧要素,全面梳理歸納基層法院和普通群眾的意見建議,主筆起草《關于司法審判關聯(lián)性致貧要素的調研報告》。報告厘清農村婚禮畸形消費、農村高利貸盛行、農村賭博之風、農用機械投保率低、農民合同意識薄弱、農村詐騙犯罪六大因素,為農民致貧返貧的重要頑疾。在此基礎上,充分結合銅川市實際情況和審判執(zhí)行工作實踐,張文東提出了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調研報告起草完成后,銅川市中院向有關部門提出了治理建議,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后來,該調研報告獲評“全省政法系統(tǒng)優(yōu)秀調研報告一等獎”和“全省法院優(yōu)秀調研報告一等獎”。

讓法律知識進萬家

為持續(xù)推進調研成果轉化,張文東根據調研過程中群眾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現(xiàn)狀,結合群眾致貧的重點法律風險,對群眾如何防范日常生產生活中法律風險進行書面提示,編印“口袋書”《農村常用法律知識108問》,由銅川市中院免費向轄區(qū)農村群眾發(fā)放?,F(xiàn)在,《農村常用法律知識108問》已成為農村群眾隨需隨用的“法律智庫”。

2018年,張文東被中央政法委評為“中國長安網優(yōu)秀通訊員”。同年,他參加全國法院“網絡大V”座談會,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國法院系統(tǒng)網絡大V”名錄。

2019年,銅川中院在印臺區(qū)金鎖關鎮(zhèn)進行“一周一案三問”工作試點。張文東參與負責的“一周一案三問”是指通過四級網絡,每周將一個真實案例和三個關于案例的問答推送到居民手中的工作機制,具體是由市法院將編寫好的典型案例通過四級微信群,經由區(qū)縣法院、司法所、村(社區(qū))聯(lián)絡員推送至轄區(qū)群眾手中。案例均取材于當地發(fā)生的真實判例,范圍包括民事、刑事、行政、執(zhí)行案件,語言通俗易懂,便于理解。2020年,銅川中院協(xié)同銅川市司法局,將這一工作機制在全市范圍內推行。

讓教育整頓落細落實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研究室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在前頭,張文東的擔子一下子重了不少,但他不避難、不畏難,有了問題鉆研,遇到困難面對,放棄節(jié)假日工作更是常態(tài)。

學習教育環(huán)節(jié),在完成教育整頓總方案、學習教育子方案的同時,張文東還牽頭起草了學習教育環(huán)節(jié)任務表,確保學習教育掛圖作戰(zhàn)、壓茬推進。查糾整改環(huán)節(jié),他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提前擬定第二環(huán)節(jié)任務清單,為黨組謀劃推進教育整頓建言獻策,同時負責起草各類方案、總結、匯報、報告等文稿30余篇。為確?!拔覟槿罕娹k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張文東牽頭擬定10項便民利民措施具體方案,均已落地見效,讓群眾直觀感受到教育整頓工作成果。

筆墨雖輕,在張文東手中卻迸發(fā)出磅礴力量。以筆為槍,激濁揚清,張文東不負職責使命,以實際行動讓正義走到了更多人身旁。

(記者 孔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