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假冒香煙商標涉案2.1億元!去年江西公安機關共立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26起
近千萬件“中華”、“云煙”、“雙喜”、“牡丹”等多種品牌香煙內外包裝盒,價值近千萬元的全自動電腦高速彩色印刷流水生產線,經過近1年的悉心偵查,撫州警方成功偵破1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香煙商標標識案,累計涉案價值2.1億元。通過分析研判,2個輻射全國14個省3個直轄市共35個地級市的特大制售假煙、假酒商標標識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近年來,江西省各地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全面出擊,嚴打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特別是連續(xù)圍繞涉煙經濟犯罪、假酒犯罪等開展多次集中行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獲得公安部經偵局、江西省公安廳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破假冒香煙商標案公安部發(fā)來嘉獎令
此前,經過近1年的悉心偵查,在公安部、江西省公安廳的指揮部署下,撫州警方成功偵破1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香煙商標標識案。
在該案中,撫州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査獲大量假冒“中華”、“云煙”、“雙喜”、“牡丹”等多種品牌香煙內外包裝盒986萬余件,鋼質模板308個,木質模切機凹凸板40個,以及價值近千萬元的全自動電腦高速彩色印刷流水生產線、大量制售假商標的各種機械設備和印刷原料,累計涉案價值2.1億元。
通過分析,警方還研判出2個輻射全國14個省3個直轄市共35個地級市的特大制售假煙、假酒商標標識犯罪團伙,涉及嫌疑人多達160人,外省參戰(zhàn)單位共立案8起,打掉一批生產銷售假煙、假酒窩點,取得了打擊涉煙斗爭的重大戰(zhàn)果。公安部為此特發(fā)來嘉獎令。
一項統(tǒng)計數據顯示,僅2017年,江西全省公安機關共立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26起,破案6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2人,涉案總價值達3.4億余元。
江西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相關負責人分析介紹稱,從發(fā)案分布區(qū)域看,侵權涉假類犯罪案件以中心城市為主要案發(fā)地點。從涉假物品種類看,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中主要是假種子、假農藥及假化肥等。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主要涉假物品為假煙酒、假冒品牌運動鞋服、日化用電器設備等。
“其中,民生領域的侵權假冒犯罪活動多發(fā)?!痹撠撠熑朔治龇Q,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是經濟發(fā)展的特定階段產物,假冒偽劣產品成本低廉,但是其出售的價格卻能等同于合格產品的價格,利潤空間大,高出正常產品利潤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從查辦的案件來看,大多數制假者和售假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心存僥幸置國家法律法規(guī)于不顧,鋌而走險非法牟取巨額利潤。
網絡售假形成跨區(qū)域作案鏈條
今年2月,在南豐縣公安局治安防控部,犯罪嫌疑人王某與受害人黃某等17戶橘農達成諒解協議,王某父親將43萬元的損失賠償交到17戶橘農手中。
一年前,家住河南省鄭州市的王某,多次在網上向南豐縣市山鎮(zhèn)的黃某等人銷售陶氏益農大生牌代森錳鋅、殺死蜱等農藥,用于橘樹噴藥。不想黃某等人購買的這些農藥使用后未起效果,遂向南豐縣農業(yè)局報案。南豐縣農業(yè)局工作人員將上述農藥送檢,證實該農藥屬于不合格產品。
隨后,南豐警方將嫌疑人王某抓獲。因涉嫌銷售偽劣農藥,其已被南豐警方刑事拘留。經司法鑒定中心對南豐縣17戶買了王某農藥的橘農進行經濟損失進行評估,認定橘農經濟損失達到44.4萬余元。
公安機關分析稱,由于農村地處偏遠,執(zhí)法監(jiān)管相對薄弱,侵權假冒商品大量流入農村市場,尤其是假種子、假化肥等嚴重侵害農民利益的涉農偽劣產品,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較大。而當前,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fā)展,售假犯罪由原先的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傳統(tǒng)店鋪售假向網絡售假轉變。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多人糾結,單線聯系,跨區(qū)域作案,形成完整而全面的利益鏈條。
從“上線”開設的淘寶店鋪低價購進假冒品牌膠囊,通過微信等加價銷售,并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大量倒賣品牌膏藥。近日,微商馬某被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經營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55萬元。其上線湯某則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6個月,并處罰金100萬元。
經查,3年前,江西省男子湯某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從外省購進假冒保健品,包裝成成品后通過他在互聯網上開設的多家淘寶店鋪銷售。案發(fā)后,公安機關在湯某的快遞店內查獲大量假冒品牌膠囊及包裝材料、工具,根據湯某淘寶店鋪交易記錄統(tǒng)計,其通過淘寶店鋪銷售假冒膠囊共計191萬余元。而馬某是湯某的買家之一,其通過互聯網、微信、電話等形式聯系買家,加價對外銷售,賺取差價。
構建跨部門跨區(qū)域聯動執(zhí)法格局
此前,江西省公安機關在打假行動中破獲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箱包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現場繳獲價值1.2億元的假冒國際品牌“LV”皮具以及生產設備,整個犯罪網絡總體涉案金額7.44億元,此案一度成為全國公安機關在打假行動中破獲的涉案金額最大的制假案件。
近年來,江西省各地、各有關部門狠抓專項整治,強化刑事司法打擊、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宣傳、積極推進長效機制建設,著力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在前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省經偵部門近年來警企共建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了《江西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警企共建工作規(guī)范(試行)》(下稱《規(guī)范》),并以省公安廳名義下發(fā)各設區(qū)市公安局。
為構建江西省現代化經濟體系,按照《規(guī)范》要求,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將進一步完善警企共建合作格局,推動預警、防范、協作工作觸角向企業(yè)延伸,及時收集、掌握各行業(yè)經濟犯罪的動態(tài),做好經濟風險防控工作,努力提高對企業(yè)的服務水平,做到減少發(fā)案、減少損失,促進經濟發(fā)展。其中,各級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對于直接涉及重點聯系企業(yè)的侵犯知識產權、合同詐騙等經濟犯罪案件將及時受理和查處。
工作中,省公安廳經偵總隊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著力增強執(zhí)法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基層一線打假隊伍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和實戰(zhàn)本領。2018年春節(jié)前,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在江西警察學院再次為基層一線打假隊伍開展了一次培訓班,特別邀請了大學教授、阿里巴巴集團安全專家、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顧問、鑒定中心工程師以及來自一線打假專業(yè)人士等,為來自全省基層一線的打假隊伍進行授課培訓,圍繞警企合作打擊侵權假冒的理論與實踐、信息化背景下的經偵作戰(zhàn)模式構建、虛假訴訟的防與控等相關課題開展了為期多天的培訓。
今年初,江西省公安機關還與湖北省公安機關在武漢聯合召開專題會議,交流卷煙打假工作經驗,共商卷煙打假合作機制建設。江西省公安機關將認真學習借鑒湖北的做法,進一步加強卷煙打假合作機制建設,推進跨部門跨區(qū)域聯動執(zhí)法,更好地為江西經濟發(fā)展保駕護航。(陳旭 劉波 龔少春)
原標題:制售假冒香煙商標涉案2.1億元 ——2017年全省公安機關共立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26起涉案總價值達3.4億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