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對得起胸前的法徽——記武功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高繼升

2020年6月10日上午8時30分,隨著一聲鏗鏘有力的法槌聲,蔡某等57人涉黑案件在咸陽市武功縣體育館開庭審理。這是武功縣法院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審理被告人數(shù)最多,具有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特征的一起涉黑案件。武功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高繼升勇挑重擔,負責此案的審理工作。

蔡某等57人涉黑案件,是中央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陜西一號涉黑案件,案情復雜,罪名繁多,社會影響大。高繼升負責此案審理工作,對案件審理既不人為拔高也不降格處理,在彰顯打擊力度的同時,確保案件審判經(jīng)得起歷史和法律的檢驗。在庭前準備的日日夜夜里,高繼升先后走訪當事人90余人次,閱讀堆起來近三米高的案卷244冊,審查錄音錄像資料187份,甄別辯護人提供的申請及證據(jù)材料1000余份,組織專案組成員召開案件分析會、罪名審查會、審判研討會、工作推進會73次,為蔡某等57人涉黑案件的審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審理工作中,高繼升把腦勤、嘴勤、腳勤、手勤作為自己工作的法寶。按他的說法,腦勤,就是勤思考,常常翻閱資料,重溫法律法規(guī),查找典型案件,從中積累經(jīng)驗;嘴勤,就是經(jīng)常向當事人宣傳法律政策,善做被告人的思想工作,推動案件審判順利進行;腳勤,就是只要有時間就積極參與專案組議案工作,從中掌握案件審判要點,提升審判技能和水平;手勤,就是在審查案件卷宗中,對被告人的違法犯罪事實和繁雜的證據(jù)材料進行抽絲剝繭般的梳理,形成閱卷筆錄,確保庭審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有理有據(jù)。在高繼升的柜子里、辦公桌上,分門別類地擺滿了民事、刑事和各種司法解釋書籍,他每天一有時間就翻閱各類書籍,學以致用,嚴格執(zhí)法,把每一起案件都真正辦成鐵案。高繼升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所有工作都有一個出發(fā)點,就是要對得起這身制服,對得起胸前的法徽?!?/p>

(郭懿方?記者?郭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