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延安市黃龍縣司法局支部:黨建引領普法依法治理實現(xiàn)追趕超越

近年來,延安市黃龍縣司法局支部堅持普法宣傳工作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推進到哪里,以黨建引領普法宣傳工作發(fā)展進步,以“法潤黨建”小品牌建設促進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典型、全國法治示范縣等大品牌建設。從住宅區(qū)到風景區(qū)、從學校到機關……法治元素幾乎遍布,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普法宣傳活動促使法治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

一是黨建引領,促使普法陣地建設提檔升級、法治元素隨處可見。司法局支部實現(xiàn)“1+6+X”普法宣傳教育陣地順利建成,即:1個宣傳教育中心、6個宣傳場所(憲法公園、法治廣場、法治景區(qū)、法治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田”),及各類法治文化建設和普法宣傳活動,累計投資780萬余元,實現(xiàn)城市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村莊法治文化、廣場及法律服務站全覆蓋。堅持將法治宣傳教育中心作為全縣法治文化、普法教育的核心陣地及全縣重要的旅游景點,中心自投用以來,共有省內外43批次760余人前來考察觀摩、交流學習。全縣將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中心開展第一輪集中教育活動,受眾面計劃覆蓋全縣70%以上干部職工和80%以上中小學生。

二是黨建引領,促使普法活動更加高效化、常態(tài)化開展。司法局支部在全縣范圍內實施“678”普法宣傳工程,即:送法下鄉(xiāng)、趣味普法、公檢法司“四警包村”、小小普法宣傳員、法治文藝演出、“法律扶貧”六項活動;黨建指揮部信息管理平臺司法改革板塊、法治宣傳教育中心、城鄉(xiāng)法治文化宣傳服務陣地、憲法公園、法治景區(qū)、媒體普法專欄、法治建設示范點七個載體;在傳統(tǒng)法律“六進”的基礎上,結合縣情實際,尤其是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創(chuàng)新法律進軍營、進景區(qū),實現(xiàn)法律“八進”。這一普法宣傳工程的開展落實,促使支部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在有計劃有目的的基礎上常態(tài)化開展,對于增強全縣干部群眾的法治意識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三是黨建引領,營造廣覆蓋、眾參與的普法宣傳良好氛圍。一方面全縣建立健全了“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機制體系,要求各單位建立責任清單和工作臺賬,在縣人民廣場和無量山法治景區(qū)建成“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田櫥窗,將全部執(zhí)法普法單位統(tǒng)一進行劃分,每十二個單位為一組,每個單位一個櫥窗,按季度輪流更換。形成各單位共同普法的強大合力,有效解決了普法宣傳司法行政一家獨唱的困局。另一方面全面推行農村(社區(qū))法治宣傳教育“兩個三”工作機制和一村(社區(qū))一法律顧問,法律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及普法聯(lián)系卡、普法菜單卡、法律援助卡實現(xiàn)全縣農村(社區(qū))全覆蓋,重點對包扶對象實行一對一法律幫扶,有效解決了農村(社區(qū))法治建設人員、機制、載體空白及法治宣傳最后一米問題。

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的建設發(fā)展勾勒了美好規(guī)劃藍圖,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標準,作為基層司法行政部門,司法局支部將堅持以黨建引領,嚴格遵守和踐行“讓普法宣傳廣泛深入開展,讓法治理念深入干群心中”的莊嚴承諾,為法治黃龍的推進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