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寶雞市陳倉區(qū)司法局“點、線、面”一體化推進法律服務惠民工程

近年來,陳倉區(qū)司法局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中,采取優(yōu)化點、延伸線、拓寬面等措施,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內容、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成效,努力為群眾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一是優(yōu)化著力點。依托縣(區(qū))鎮(zhèn)(街)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村(居)法律服務工作站,進一步整合職能資源、擴大服務隊伍、完善服務制度,廣泛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公證服務、矛盾糾紛調處法律服務活動。提升窗口服務質量,整合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綜合值班力量,打造“12348”接受群眾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指導維權的?“法治惠民”直通車。全面推行“一門受理、集成服務”工作機制,不論群眾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要求調解矛盾糾紛、申請法律援助、辦理公證事務、咨詢法律問題等,使群眾的法律需求在第一時間都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二是延伸服務線。加強特定群體法律服務,開展“三八婦女維權法律援助宣傳月”、軍人軍屬專題月、“敬老月”等多群體專項維權行動。開設服務流動崗,組建由律師、公證、法援、法宣、人民調解等組成的法律服務志愿者團隊,定期深入鄉(xiāng)(鎮(zhèn))村(居)、工業(yè)園區(qū)、中小企業(yè)、居民小區(qū)、市民廣場等,現(xiàn)場為企業(yè)和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解答、申請法律援助、辦理公證業(yè)務、調處矛盾糾紛、開展法律講座等服務。建立“容缺辦理”,對符合法律援助范圍和公證辦證條件的,申請人因路途遙遠等因素需要延后出具相關材料或者情況緊急,即將超過訴訟或仲裁時效的法律援助、公證申請,由申請人作出限時補正承諾后,實行“容缺辦理”機制,可先行提供法律援助、辦理公證業(yè)務。對重度殘疾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及住院治療的當事人則實行上門服務,進一步暢通公共法律服務便捷通道。

三是拓寬活動面。推進村(居)法律顧問認真履行職能作用,協(xié)助結對村(居)開展村務“法律體檢”,及時查找隱患風險,協(xié)助修訂各類合同,幫助村(居)完善《村規(guī)民約》,梳理分析村(居)在土地流轉、征地拆遷、宅基地管理等矛盾易發(fā)多發(fā)領域的法律問題,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組織名優(yōu)律師輪流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窗口“坐堂問診”,免費為群眾解答重大、疑難、復雜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同時公布名優(yōu)律師電話號碼、微信號、擅長專業(yè),全天候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專家”服務,多層次滿足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運用公共法律服務大數(shù)據(jù)技術,開辟“問律師”微服務功能,由律師在后臺服務,群眾選擇法律問題類別后,留下需要解答的問題,由律師進行回答,群眾對律師服務進行評分,如“不滿意”將重新流轉,由其他律師進行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