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心靈戴個口罩!網格長白利娟獨創(chuàng)“360殺毒大法”
長安君(ID:changan-j):“360殺毒”是大眾所熟知的一款殺毒軟件,可以診斷電腦系統(tǒng)安全狀況和健康程度。在陜西西安鄠邑區(qū)人民路社區(qū),也有一支這樣便捷、高效的“360心理健康疏導服務隊”。
他們像“360殺毒”軟件一樣,利用疫情防控“六步心理疏導法”,清掃人們面對疫情時產生的恐慌、焦慮等負面情緒,為群眾筑起一道心理防“疫”線——
人民路社區(qū)有28個居民小區(qū),461名湖北返鄠人員。如何為他們提供全天候、無盲區(qū)的心里疏導服務?
社區(qū)綜治中心全科網格長白利娟組建了一支由社區(qū)全科網格員、專業(yè)社工、心理咨詢師、法官、社區(qū)民警等21人組成的“360心理健康疏導服務隊”。
他們通過上門服務、困難救助、親情感化等措施,對返鄉(xiāng)人員、孤殘老人等群體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為他們筑起一道心理防疫線。
找人傾訴:快速響應、及時應答
“心里慌慌的就想找人說說話?!鄙鐓^(qū)中有一位從湖北回來的年輕王女士情緒比較低落。
王女士一個人獨居,沒事總愛胡思亂想。
在“一對一”服務中,全科網格員、社會工作師段毅凡發(fā)現了這一情況。于是,他通過微信心理平臺、電話熱線等,每天定時和王女士聊聊天,送去關心和問候。
“無論是建議、抱怨、哭訴還是‘吐槽’,我們都照單全收,哪怕只是跟大家拉拉家常?!倍我惴舱f。
轉移注意力:精準修復各類問題
?
“我患有高血壓,最近總感覺渾身無力,懷疑得了新冠肺炎?!?/p>
全科網格員、社會工作師徐文吉接到社區(qū)獨居老人楊阿姨打來的電話。
疫情期間,這些老年人整天只能呆在家里,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過度擔心、草木皆兵的行為。
了解情況后,徐文吉主動與楊阿姨溝通,讓她放下手機、回歸正常作息、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回訪時,楊阿姨說:“我現在沒事的時候就做一些衍紙畫等手工制品,生活豐富多彩,人也精神的很嘞!”
糾正認知偏差:給居民心理“減負”
“我們從除夕開始就一直閉門不出,心情非常煩躁。”
“總感覺空氣中都是病毒。”
“我現在一聽到別人咳嗽、打噴嚏,就感覺自己也中招了?!?/p>
疫情期間,鋪天蓋地的消息不斷向大家的心理防線發(fā)起攻擊??吹教嘭撁嫘畔?#xff0c;社區(qū)李大爺和老伴打電話跟網格員們“訴苦”。
為了糾正這些認知偏差,讓群眾對新冠肺炎有更全面的了解,全科網格員們通過“線上+線下”模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講座、小喇叭宣傳等進行全方位宣傳。
同時,還創(chuàng)新了“您的急難愁盼我來辦”等載體,定期開展“溫馨敲敲門”、電話送關愛服務等活動,為轄區(qū)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鄰里友好的關愛服務。
全面排查:織就一張群防群治“心防”大網
社區(qū)“和事佬e站智囊團工作室”的成立,在疫情期間發(fā)揮了“人頭熟、地頭熟”的熟人管理優(yōu)勢。
人大代表、律師、退休老黨員的加入,把居民培養(yǎng)成為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安全員、巡查員、宣講員和監(jiān)督員,織就了一張群防群治的“心防”大網。
“和事佬”薛保全是一位社區(qū)民警,他每天和社區(qū)干部深入摸排線索,確保小區(qū)平安和諧;“和事佬”高林自編的《疫情防控順口溜》簡單易學、瑯瑯上口;“和事佬”胡文善雖已60多歲高齡,但仍發(fā)揮書法特長,書寫疫情防控宣傳海報。
情感支持: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1月24日,一小區(qū)業(yè)主張某從湖北駕車一行4人返鄠。31日,張某夫婦出現了發(fā)熱情況。
全科網格員排查后,立即聯(lián)系120讓張某夫婦就醫(yī),但因為種種顧慮被張某拒絕。
白利娟不厭其煩的打了2個多小時的電話,張某才說出了實情。原來,他怕自己確診隔離后,自己五個月大的孩子沒人照看,也害怕住院了鄰居歧視自己和家人。
白利娟耐心解釋,并向張某保證一定照顧好他家里的留守老人和年幼孩子,張某夫婦這才上了救護車。
在他們住院期間,網格員們按照承諾,每天到張某家中消毒量體溫、送去政府的愛心菜、給孩子四處買奶粉。
“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白利娟說。
同理心:用真誠和愛化解隔閡
在摸排中,全科網格員了解到有2名烏克蘭籍教師居住在轄區(qū)里。社區(qū)開通“互聯(lián)網+疫情”咨詢服務熱線后,網格員每天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lián)系他們。
剛開始與其中一位名叫ALEX的居民溝通時,發(fā)現他有很強的抵觸情緒。網格員們便每天送去牛奶、雞蛋和防疫物資等鼓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接納和被關懷的。
慢慢地,ALEX與網格員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并主動參與到社區(qū)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目前,社區(qū)已向20位居民提供了專業(yè)的咨詢;為社區(qū)、商戶推送心理咨詢文章50余篇,做到心理疏導全覆蓋、無死角,在社區(qū)架設起了心理防疫的“云端鏈接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