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庭長不過問法官正辦理案件

庭長從不過問法官正在辦理的案件

  訪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第三巡回法庭庭長江必新代表

  法制網記者?周斌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6個巡回法庭共審結案件1.2萬件,占最高人民法院辦案總數的47%,巡回法庭共接待群眾來訪4.6萬人次,最高人民法院本部接待來訪總量下降33.2%。

  從江必新大法官赴福建廈門開庭審理一起民間借貸案到審結輿論廣泛關注的金華市婺城區(qū)政府強拆案,從率先實現遠程跨域立案到遠程視頻接訪常態(tài)化,第三巡回法庭一系列司法實踐贏得了社會積極反響。

  3月12日,在全國兩會駐地,《法制日報》記者就巡回法庭工作采訪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第三巡回法庭庭長江必新代表。

  院庭長帶頭辦案

  2016年12月29日,三巡掛牌第二天,受理的首案為一宗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江必新擔任審判長。此后,這位大法官經常以審判長的角色,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江必新告訴記者,三巡嚴格落實院庭長辦案的改革要求,庭長、副庭長結合專業(yè)背景和個人專長依法辦案,去年院庭長辦案281件,其中他本人擔任審判長辦理了8件,主要是民商事二審、申請再審、審判監(jiān)督類案件。

  員額制改革要求入額法官必須辦案、不辦案退出員額,入額院庭長應當帶頭辦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試行)》,對落實院庭長辦案作出具體部署,特別是對中、基層法院的院庭長辦案數提出了量化要求。

  “院庭長一般都是資深法官,工作經驗豐富、專業(yè)水平較高。在司法改革之前,法官一旦擔任院庭長,就很少直接辦案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優(yōu)秀審判資源的浪費。”江必新指出,對入額院庭長提出辦案任務,是落實司法責任制的重要舉措,對優(yōu)化審判資源配置,充分發(fā)揮院庭長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引領、示范、指導作用,促進提高案件辦理質效,具有重要意義。

  實踐中,考慮到院庭長在辦案外還需承擔較多的管理職責,因此目前對院庭長辦案以指定分案為主,各地一般都是將重大、疑難、復雜、新類型和在法律適用方面具有普遍意義的案件優(yōu)先分配給院庭長審理;對于特別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可以依法由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組成合議庭審理。

  據了解,目前,院庭長辦案在全國范圍內已成常態(tài)。

  文書質量評查

  在三巡,庭長不僅要辦案,還要評查案件——三巡創(chuàng)新建立了裁判文書“判后閱評”制度,即包括庭領導在內的各審判團隊,在辦結案件后將裁判文書集中上報,由庭長、副庭長和廉政監(jiān)察員按分工對文書質量進行評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出,對裁判確有錯誤的按法定程序予以處理。

  “這是我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在促進完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努力實現有序放權和有效監(jiān)督相統一進行的積極探索?!苯匦抡f。

  “判后閱評”是否會影響法官獨立辦案?

  對此,江必新認為不會影響。他解釋說,在三巡,庭領導和廉政監(jiān)察員不審批其未參與審理的案件的相關裁判文書,亦不過問法官、合議庭依法正在辦理的案件。同樣,“判后閱評”并非對法官、合議庭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干預,而是對完善審判權運行機制的探索。

  “通過建立‘判后閱評’制度,我們更加注重實現對審判權運行的事后監(jiān)督,倒逼法官、合議庭進一步增強責任心,提升案件辦理質效?!苯匦抡f,該制度與隨機分案、避籍辦案、類案查尋、主審法官會議機制、訴審互評、審判紀律作風監(jiān)督卡、取消庭領導審批制等措施相配套,成為三巡審判權運行監(jiān)督機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共同促進實現放權不放任、監(jiān)督不缺位。

  下一步,三巡將對“判后閱評”制度的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提煉經驗、查擺不足,有針對性地予以改進,更好發(fā)揮其在監(jiān)督審判權運行、保障案件質效方面的作用。

  遠程跨域立案

  去年6月13日,家住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的農民何某,在當地法院辦理立案手續(xù)并在三巡成功立案,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首次實現遠程跨域立案,當事人對這一便民舉措贊不絕口。

  作為“家門口的最高人民法院”,方便當事人訴訟是巡回法庭的宗旨。江必新說,三巡依托信息化工作平臺,在巡回區(qū)開展跨域立案訴訟服務,對屬于三巡受案范圍的民事、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當事人可以就近選擇巡回區(qū)各級法院申請辦理再審立案或補充申請材料。

  去年,三巡共收到跨域立案申請11件,其中10件符合受理條件,已成功立案。此外,對于到三巡立案但材料不符合要求、需進一步補充的,三巡也優(yōu)先推薦當事人到當地法院通過跨域立案系統進行補充。

  “這么好的舉措為什么當事人用的不多?”

  對此,江必新坦言,跨域立案的適用率確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其相應功能也有待進一步發(fā)揮。案件數量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宣傳力度不夠大,巡回區(qū)群眾對這項工作的知曉度較低,申請使用的人不多,甚至少數巡回區(qū)法院對此項工作亦缺少了解;另一方面,目前三巡與巡回區(qū)各級法院之間跨域立案系統的互聯互通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信息傳輸效率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第三巡回法庭跨域立案申請指南》,同時創(chuàng)新宣傳手段、加大宣傳力度,盡快提升跨域立案工作在巡回區(qū)群眾和法院中的知曉度?!苯匦抡f,三巡還將借助智慧法院建設契機,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設步伐,早日實現巡回區(qū)上下級法院無縫銜接,進一步推廣跨域立案工作。

  完善辦案機制

  三巡轄區(qū)為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5省市,具有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區(qū)域開放合作程度較高,資本市場發(fā)達,各類商事交易頻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躍,公眾有較強的法治意識、維權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特點。

  江必新說,這一特點表現在案件類型上,就是涉資本市場、保險理賠、互聯網金融等商事新類型案件、疑難復雜案件層出不窮,行政案件數量居高不下,環(huán)境資源案件、公益訴訟日益凸顯。

  他舉例道,如受理的金融借貸糾紛案件因地區(qū)融資做法多樣、交易形式靈活,常出現涉及股權融資、建設工程開發(fā)權融資等法律關系難以界定、法律適用尚不統一的疑難復雜案件。行政審判中存在不少涉及環(huán)境資源、村民委員會自治權、行政信賴利益保護等新類型案件。

  為此,三巡在全面把握巡回區(qū)情況、掌握案件特點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一方面探索完善案件辦理機制,另一方面積極延伸司法審判職能,多措并舉服務保障巡回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提升巡回區(qū)區(qū)域法治水平。

  江必新介紹說,三巡在落實庭長帶頭辦案制度基礎上,將新類型、疑難復雜案件作為審判重點,充分發(fā)揮不同專業(yè)領域背景主審法官的集體智慧,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確保案件得到公正、妥當處理。同時,注重探索實質化的庭審方式,明法析理,創(chuàng)新裁判文書的內容和形式,探索嘗試在二審調解書中對一審裁判進行專門評價,閉庭前進行法治和道德教育等,力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我們在注重維護法庭規(guī)則、推進樹立司法權威的同時,在庭審中積極引導當事人盡可能平和、理性、充分地表達訴求,以剛柔并濟的方式駕馭庭審,以文明高效的審判活動傳播法治理念,促進全民法治素養(yǎng)的提高?!苯匦抡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