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調對接”新機制 探索解決社會矛盾的新方法
“三調對接”的生動實踐
——重慶市璧山區(qū)探索完善訪調、訴調、警調對接的調查
從2008年開始,重慶市璧山區(qū)在學習“楓橋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本地實際,開始探索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三調對接”新機制。
經過近10年的探索完善,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三調對接”新機制,形成了較為有效的化解矛盾糾紛的社會治理體系。
這一新的社會治理體系,已有效地促進了璧山的社會穩(wěn)定,提升了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黨群、政群、干群關系。今年前9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區(qū)的群體性上訪人次同比下降了38.8%,矛盾糾紛案件的成功調解率達99.61%,2018年上半年民調顯示政法隊伍滿意度達99.3%。
尖銳社會矛盾下的探索——
建立并不斷完善“三調對接”新機制
璧山的“三調對接”機制,是尖銳社會矛盾下的新探索,也是在全市最早建立這一新機制的區(qū)縣。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璧山就在城市開發(fā)、工業(yè)發(fā)展上加快了步伐。由于這些發(fā)展都需要征用土地,拆遷農民的房屋等涉及農民直接利益的變革。而在當時,土地征用拆遷的政策也不盡完善,因此,導致上訪、特別是群體性上訪事件不斷發(fā)生,社會矛盾多,黨群、政群、干群關系緊張。
面對這些社會矛盾,璧山意識到,在學習引入“楓橋經驗”來化解這些社會矛盾糾紛的同時,也根據本地的實際,需要創(chuàng)新融入法治的新機制,逐步引導群眾依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依法來化解社會矛盾。
于是,從2008年開始,璧山就在當時的縣委政法委統一協調下,探索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的“三調對接”新機制。
2008年底,璧山縣司法局就在璧山縣人民法院,設立起駐法院人民調解室,銜接調解法院委托的調解案件。在進行試行取得成功后,2011年,就將這一訴調對接的機制,推行到全區(qū)的基層法庭,實現了全覆蓋。
在基層公安派出所,經常都會遇到一些矛盾糾紛的報案。對這些本屬于民事糾紛的報案,派出所如果推出去,會受到社會的責難,如果都由公安干警來調解,又沒有那么多的警力。因此,2015年10月,在區(qū)委政法委的協調下,區(qū)公安局、區(qū)司法局在璧泉派出所設立駐所調解室,把治安調解與人民調解有機地對接起來。
這種警調對接的機制,其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通過警力與調解人員的相互配合,使多數群眾的報案,都在調解下得以順利解決。這一機制,節(jié)約了大量的警力。因此,2016年6月,璧山就把這警調對接的機制,在全區(qū)推開,在所有的基層派出所,都設立了駐所調解室,每個調解室按照當地接警數量分別配備了3名、2名、1名專職調解人員,與派出所的警力相互配合,承接調解群眾向派出所報案的矛盾糾紛案件。
“目前,我們已在區(qū)信訪辦設立調解室,對一些信訪案件,依法進行調解。”璧山區(qū)司法局負責人說,其實,訪調對接的機制,已在鎮(zhèn)(街道)一級,實行了好幾年。
訪調、訴調、警調這“三調對接”的調解機制,不僅在璧山全面建立起來,并且不斷地得到完善。璧山區(qū)分管副區(qū)長、區(qū)公安局負責人說,在區(qū)里的統一協調下,相關部門配合得很好。而且政府也在人力、物力上進行了保障。
“三調對接”的效應——
走出了花錢買平安的“惡性循環(huán)”成穩(wěn)定“壓艙石”
不斷完善的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的“三調對接”新機制,在璧山產生了哪些效應呢?
“形成了化解矛盾糾紛的社會治理新體系。”璧山區(qū)政法委負責人認為,這一社會治理新體系,讓璧山走出了花錢買平安的“惡性循環(huán)”,已成為璧山社會穩(wěn)定的“壓艙石”。
青杠、璧泉、璧城、大路等幾個街道,是璧山城市開發(fā)、工業(yè)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因而,這幾個地方的社會矛盾也最突出。
?“這‘三調對接’的機制,讓我們不再花錢去買平安。”璧山區(qū)青杠街道黨工委政法書記周華林說。
青杠街道是一個新開發(fā)出來的城區(qū),由于征地拆遷等原因,上訪的不少,社會矛盾多。前些年,為了穩(wěn)定,有花錢買平安的情況,可導致的結果是,越花錢越不平安。錢,止不住上訪,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自從建立起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的“三調對接”機制后,依法對各類社會矛盾糾紛進行調解,社會不穩(wěn)定的問題,迅速得到了緩解。
2003年,重慶凱普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以每畝每年800斤谷的流轉金,在青杠的中興村、梁山村的6個村民組,成片流轉了448.6畝土地來種水果,流轉期限21年。
2015年底,由于市場等原因,公司經營困難,未支付村民的土地流轉金,公司法人也下落不明,合伙人采取拖的方式,遲遲不付村民的流轉金。
2017年底,流轉金拖欠2年,村民找公司無法后,100余村民到區(qū)里上訪,要求解除合同,償付拖欠2年的流轉金。
面對村民的上訪,青杠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介入,依法進行調解。在找不到公司法人的情況下,調委會與村民商量,按照《合同法》第九十四條中關于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的規(guī)定,建議村民通過登報催告,到期后如未來履行合同,就解除。
村民接受了調委會的建議,登報要求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在30日內來付清流轉金,違約金。逾期雙方簽訂的流轉合同將自動解除,村民將保留對拖欠的流轉金、違約金、土地復墾費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權利。
“30日到期后,公司未履行債務職責,我們重新拿回土地的經營權后,前不久,又重新流轉給了另外的公司?!敝信d村村民何孔元說,依法調解,有效地維護了我們的權益。
“近幾年中,我們運用‘三調對接’機制,依法化解了重大社會矛盾糾紛、持續(xù)上訪案件30余件?!敝苋A林說,并使信訪案件持續(xù)下降,今年前8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20%。
“三調對接”機制,把一批多年糾纏不休的民事糾紛順利化解。
去年下半年,璧泉派出所接到報案,有人在轄區(qū)一家醫(yī)院內,與醫(yī)生發(fā)生沖突。當民警趕到醫(yī)院處置時,發(fā)現是因一起民事糾紛引起。
這是一起糾纏16年的糾紛。16年前,這家醫(yī)院的肖醫(yī)生,與永川區(qū)羅某的女兒戀愛時,出現宮外孕,當出現大出血時,肖醫(yī)生立即將其送到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搶救。因大出血搶救無效,羅的女兒死亡。
羅難以接受女兒的死亡,便將重醫(yī)附一院告上法庭。經九龍坡區(qū)法院審理后,判決羅某敗訴后,羅某又將矛頭指向肖醫(yī)生,認為是肖有責任,并多次到有關部門上訪,找肖醫(yī)生糾纏,10多年來,到醫(yī)院與肖醫(yī)生發(fā)生抓扯等都有數十次。
對于這樣一件已糾纏了16年的糾紛案子,公安沒有推卸,與駐所調解室一起,依法進行調解。在把雙方請進駐所調解室后,調解人員和干警在仔細聽了雙方的陳述后,對羅某說,戀愛是雙方自愿的,當其女兒宮外孕大出血發(fā)生時,肖醫(yī)生第一時間就把其女兒送到三甲醫(yī)院搶救,是盡了責任的,不應該負責。而且肖還愿意對羅某進行一些經濟上的補償。
在明白了法理后,羅某同意和解,肖醫(yī)生也決定給羅某一些經濟上的補償。在公安、司法調解的共同努力下,這起鬧了16年的糾紛,得到了化解。
“三調對接”已開始引導璧山的群眾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形成依法治理社會的大環(huán)境。
大路街道的瑞源皮鞋廠,把廠房搬遷到銅梁后,原廠里的44名工人,認為廠里應該為其補繳未繳的社保,并進行體檢,確認在廠工作期間身體未受傷害。但該廠法人不愿補繳社保,工人便自發(fā)組織起來,堵住廠門,不準將機器等搬走,并到區(qū)里上訪。
對這一糾紛,街道調委會主動介入,先向工人宣傳相關法律法規(guī),然后建議通過司法援助,向區(qū)勞動管理部門提出仲裁。
工人們在明白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后,同意了調解人員的建議。于是,大路司法所啟動了法律援助程序,目前已進入仲裁程序,也平息了這起集訪事件。
“對于一些需要通過走司法程序的糾紛案件,在調解中,我們都主動引導?!贝舐方值勒〞浫f洪說,今年以來,在“三調對接”中,全街道已引導13件糾紛案件走上了司法程序。
“這兩年中,我們通過不斷完善的‘三調對接’機制,依法化解了一大批疑難信訪、持續(xù)上訪案件,對民事糾紛的化解,更是游刃有余。”區(qū)委政法委負責人說。
“三調對接”成功的核心——
法律法規(guī)是定力 整合力量是推力
璧山創(chuàng)新的“三調對接”新機制能夠成功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穩(wěn)定社會的核心是什么?
璧山區(qū)司法局負責人說,法律法規(guī)是成功的定力,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巨大的推力。
璧山的“三調對接”機制,其整個過程,都是在法律法規(guī)的框架內進行。把法律法規(guī)融入調解過程中后,不僅能夠增強矛盾化解的說服力,也增強了調解結果的有效落實。
調解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普法的過程。璧山區(qū)司法局負責人說,在“三調對接”的調解中,幾乎每一個案件,調解人員都會向雙方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在雙方了解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再進行調解,也就容易多了。
依法調解,也增強了當事雙方的法治意識,并主動要求進行司法確認。據大路街道司法所統計,今年前8個月,街道所調解的民事糾紛案件中,就有82件經過法庭進行司法確認。
“三調對接”的另一個核心,是把各方面的力量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后,形成了化解社會矛盾的巨大推力。
在“三調對接”中,可以說是把全區(qū)司法行政、人民調解、法院、公安、信訪、綜治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了一塊。這各方力量在具體的調解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各自的職能,杜絕了相互推諉,形成化解社會矛盾的合力,有效地推動矛盾糾紛的及時化解。
“三調對接”機制,還有效地增強了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人情溫暖度。
在“三調對接”中,不少告到法院的訴訟,報警到公安派出所的案子,可以通過人民調解解決,不經過司法判決或公安進行偵查判定。通過調解的方式,能夠使雙方不傷感情,增加社會的溫暖度。